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技巧

2025年天竺桂病虫害防治

时间:2025-05-07作者:admin分类:养花技巧浏览:9评论:0

以下是针对 2025 年天竺桂(樟科常绿乔木)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建议,结合其生物学特性、福建福州气候特点及现代园林植物保护理念制定,供参考:

一、主要病害及防治


1. 叶斑病(含炭疽病、褐斑病等真菌性病害)


  • 症状:叶片出现圆形 / 不规则形病斑,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严重时病斑融合导致落叶,高温高湿(福州 5-9 月多雨期)易爆发。
  • 防治措施

    • 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病落叶并销毁,修剪过密枝条,增强通风透光;雨季前检查绿地排水,避免土壤积水。
    •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施 8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25% 苯醚甲环唑乳油 1500 倍液,间隔 7-10 天,连喷 2-3 次;秋季落叶后喷施 3-5 波美度石硫合剂 清园,减少越冬病菌。
    • 生物防治:发病前或初期使用 木霉菌剂(如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水剂 喷雾,抑制病原菌繁殖。


2. 根腐病(疫霉菌、镰刀菌等引起)


  • 症状:根系腐烂,植株生长衰弱,叶片发黄下垂,严重时整株枯萎,多因土壤黏重、积水或根部损伤引发。
  • 防治措施

    • 农业防治:种植时选择疏松透气土壤,避免低洼积水;移栽时保护根系,定植后定期中耕松土。
    • 化学防治:发现病株立即扒开根部土壤,浇灌 50% 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25% 嘧菌酯悬浮剂 1000 倍液,每株灌药液 2-3kg,间隔 10 天,连灌 2 次;重病株拔除后,病穴撒生石灰或恶霉灵消毒。


二、主要虫害及防治


1. 樟叶蜂(主要食叶害虫)


  • 发生规律:福州一年发生 3-4 代,4-10 月均可见幼虫,群集啃食叶片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整株叶片被吃光。
  • 防治措施

    • 人工防治:幼虫期人工摘除带虫叶片;利用成虫趋光性,5-6 月成虫期设置黑光灯诱杀。
    • 化学防治:幼虫 3 龄前喷施 2.5% 溴氰菊酯乳油 2000 倍液1.8% 阿维菌素乳油 1500 倍液,重点喷施叶背。
    • 生物防治:保护寄生蜂(如姬蜂)等天敌,或释放 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制剂 进行生物控制。


2. 樟介壳虫(如草履蚧、矢尖蚧)


  • 危害特点:成虫 / 若虫固定叶背或枝条吸食汁液,导致叶片黄化、枝条枯萎,分泌蜜露引发煤污病,5-6 月、9-10 月为爆发期。
  • 防治措施

    • 农业防治:结合修剪剪除虫枝,集中销毁;生长期用硬毛刷清除枝条上的蚧壳虫。
    • 化学防治:若虫孵化期(关键防治期,福州约 5 月上旬)喷施 48% 毒死蜱乳油 1000 倍液25% 噻嗪酮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加入 0.1% 中性洗衣粉增强渗透性,间隔 10 天再喷 1 次;成虫期可涂抹 粘虫胶 于树干基部阻止上树。
    • 生物防治:引入瓢虫(如红点唇瓢虫)、蚜小蜂等天敌,或使用 100 亿 CFU / 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喷雾。


3. 樟蚕(暴食性害虫)


  • 危害特征: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整株叶片被吃光,仅留叶脉,福州一年发生 1 代,幼虫期 4-5 月。
  • 防治措施

    • 人工防治:冬季人工摘除树枝上的卵块;幼虫期人工捕捉或用竹竿震落幼虫集中杀灭。
    • 化学防治:幼虫 3 龄前喷施 90% 敌百虫晶体 800 倍液20% 甲氰菊酯乳油 1500 倍液
    • 生物防治:喷施 苏云金杆菌(Bt)悬浮剂 1000 倍液,利用微生物毒素杀灭幼虫。


三、综合管理技术


  1. 生态调控

    • 在天竺桂周边种植艾草、薄荷等驱虫植物,或保留少量开花植物(如蒲公英)吸引寄生蜂、食蚜蝇等天敌。
    • 避免单一树种大面积种植,与银杏、女贞等树种混栽,降低病虫害爆发风险。

  2. 监测预警

    • 定期巡查园区(尤其 4-10 月生长季),重点观察叶片背面、新梢及树干缝隙,发现零星病虫害及时处理,避免扩散。
    • 利用物联网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空气温湿度,结合福州天气预报,在多雨高湿前提前预防真菌病害。

  3. 科学用药原则

    • 优先使用生物农药和低毒化学药剂,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如保护性杀菌剂与内吸性杀菌剂交替使用),延缓抗药性。
    • 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采收前(若作经济树种)或居民区附近施药时,选择低残留药剂(如印楝素、苦参碱),减少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四、福州地区特殊注意事项


  • 气候影响:福州夏季高温高湿,需加强叶面喷水降温,避免叶斑病因高温高湿爆发;台风过后及时清理残枝落叶,修剪受损枝条并喷施杀菌剂预防伤口感染。
  • 土壤管理:酸性红壤地区定期施用 生石灰(每亩 50-100kg)钙镁磷肥 调节 pH 值至 6.0-6.5,增强根系抗病能力。

通过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策略,结合农业措施、生物调控与精准化学防治,可有效控制天竺桂病虫害,保障其健康生长。具体操作时建议参考当年当地植保部门的预测预报,调整防治方案。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