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沙漠玫瑰原生品种
沙漠玫瑰(Adenium obesum)的原生品种主要分布于非洲东部至阿拉伯半岛的干旱地区,其分类学研究近年来逐渐清晰。根据最新研究及权威机构资料,2025 年可确认的原生品种及变种如下:
一、核心原生品种

- 欧伯森沙漠玫瑰(Adenium obesum ssp. obesum)
- 特征:树干膨大呈瓶状,叶片倒卵形至椭圆形,肉质厚实。花朵漏斗状,花瓣外缘红色至粉红色,中部色浅,花期覆盖春至秋季。
- 分布:东非肯尼亚、坦桑尼亚及阿拉伯半岛南部,为最常见的原生种,也是人工杂交的主要亲本。
- 保护:野生种群受栖息地破坏威胁,厦门园林植物园等机构已开展保育工作。
- 索科特拉沙漠玫瑰(Adenium obesum ssp. socotranum)
- 特征:株型高大,树干直径可达 2.4 米,树形类似微型猴面包树。花朵淡粉色至深红色,冬季落叶后开花,叶片具白色中脉。
- 分布:仅见于也门索科特拉岛,因岛屿隔离形成独特生态,枝条接触土壤可生根繁殖。
- 保护:野外种群因旅游开发和非法采集濒危,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 II。
- 索马里沙漠玫瑰(Adenium somalense)
- 特征:茎基部较小且深埋地下,树形挺拔,分枝点高。叶片宽卵形,具绒毛,花朵紫色,中心深紫色。
- 分布:索马里及东非稀树草原,耐旱性极强,冬季落叶后开花。
- 多花沙漠玫瑰(Adenium multiflorum)
- 特征:花朵密集,花瓣边缘皱波状,花色红白对比强烈,冬季落叶后开花。叶片宽大,呈披针形。
- 分布:南非德兰士瓦省,因花色艳丽被称为 “因帕拉百合” 或 “萨比之星”。
- 佐法尔沙漠玫瑰(Adenium dhofarense)
- 特征:2015 年新确认的物种,枝条接触土壤可生根,树形多样(直立、匍匐或下垂)。叶片大,叶缘反卷,生长缓慢。
- 分布:阿曼佐法尔省,适应多石沙漠环境,人工栽培较少。
二、争议及未完全确认的类群
- 阿拉伯沙漠玫瑰(Adenium arabicum)
- 特征:植株矮小,花朵橙红色,花瓣边缘深色镶边,单朵顶生。叶片卵形,肉质。
- 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其与欧伯森沙漠玫瑰为同一物种的地理变种,遗传差异尚未明确。
- 皱边沙漠玫瑰(Adenium somalense var. crispum)
- 特征:叶片边缘皱缩,花朵花瓣边缘波状,花色深紫。分布于索马里南部。
- 争议:形态独特,但与索马里沙漠玫瑰的遗传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 坦桑尼亚沙漠玫瑰(Adenium sp. ex Tanzania)
- 特征:树形高大,花朵粉红色,中心黄色。分布于坦桑尼亚东部沿海。
- 现状:尚未正式命名,可能为欧伯森沙漠玫瑰的地方种群。
三、分类学更新与研究进展
- 分子系统学:
近年研究通过 DNA 测序将沙漠玫瑰属划分为三大类群:
- 阿拉伯组:包括佐法尔沙漠玫瑰、阿拉伯沙漠玫瑰等。
- 东非组:以欧伯森沙漠玫瑰为代表,涵盖索马里、坦桑尼亚等地的类群。
- 南非组:多花沙漠玫瑰独立分支,与东非组亲缘关系较远。
- 保护与栽培:
- 厦门园林植物园已收集沙漠玫瑰属原生种 9 个、栽培品种 352 个,成为国际品种登录权威机构。
- 欧伯森沙漠玫瑰因适应性强、花色丰富,被广泛用于杂交育种,衍生出万余个栽培品种。
- 濒危现状:
- 索科特拉沙漠玫瑰、佐法尔沙漠玫瑰等因栖息地破碎化和过度采集,野外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需加强保护。
四、识别与栽培建议
- 原生品种鉴别:
- 树干形态:索科特拉沙漠玫瑰树干膨大呈圆锥状,而欧伯森沙漠玫瑰更接近酒瓶状。
- 叶片特征:索马里沙漠玫瑰叶片具绒毛,佐法尔沙漠玫瑰叶缘反卷。
- 花色与花期:多花沙漠玫瑰冬季开花且花色红白对比鲜明,欧伯森沙漠玫瑰则四季开花。
- 栽培注意事项:
- 土壤:需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可混合蛭石、珍珠岩与腐叶土。
- 光照:全日照环境,夏季可耐受 40℃高温,但需避免暴晒导致叶片灼伤。
- 毒性:全株有毒,汁液接触皮肤可能引起过敏,误食可能导致心律不齐。
五、2025 年最新动态
- 新种确认:截至 2025 年,尚未有新原生品种正式发表,但坦桑尼亚及阿拉伯半岛的野外考察仍在进行中。
- 保护措施:也门索科特拉岛加强了对索科特拉沙漠玫瑰的保护,禁止非法采集;厦门园林植物园计划扩大原生种保育规模。
如需进一步了解特定品种的引种或研究,可参考国际植物命名索引(IPNI)或联系专业植物园(如厦门园林植物园、南非国家植物园)。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2025年墨兰的寓意和象征
上一篇:2025年42届洛阳牡丹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