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花相关资料全部
以下是关于凤仙花的相关资料:
基本信息
- 学名:ImpatiensbalsaminaL.
- 别名:指甲花、急性子、凤仙透骨草、金凤花等。
- 科属:凤仙花科凤仙花属。
- 原产地:中国、印度和马来西亚。
形态特征
- 茎:直立粗壮,不分枝或有分枝,幼时被疏柔毛,基部直径可达8毫米,下部节常膨大,有多数纤维状根。植物凤仙花
- 叶:互生,最下部叶有时为对生,叶片披针形、倒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4-12厘米、宽1.5-3厘米,边缘有锐锯齿。
- 花:单生或在叶腋处2-3朵簇生,花瓣单瓣或重瓣,花色有白色、粉红色、紫色等,花梗长2-2.5厘米。
- 果实:蒴果为宽纺锤形,长10-20毫米,密被柔毛,成熟时一触即裂,弹出种子。
- 种子:圆球形,直径1.5-3毫米,黑褐色。
生长习性
- 光照:性喜阳光,光照充足有利于生长和开花,耐阴性不强。
- 温度:耐热不耐寒,适合生长在18-28度的环境中,冬季需要注意保暖。
- 土壤: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也耐瘠薄,在较贫瘠的土壤中也能生长。
- 水分:怕湿,忌水涝,浇水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导致根部腐烂。
繁殖方式
- 播种繁殖:3-9月进行播种,以4月播种为宜。播种前将苗床浇透水,播后覆盖0.5-0.8厘米厚的土层,在20-25℃条件下,1周左右即可发芽。
- 扦插繁殖:剪取一年生带茎尖的枝段6-8厘米,留下茎尖两片嫩叶,下端剪为斜面,晾至剪口渗出液稍干后扦插,注意保湿,生根后即可移栽。
主要价值
- 药用价值:茎可入药,称“凤仙透骨草”,能祛风湿、活血、止痛;种子称“急性子”,有软坚、消积之效。
- 观赏价值:花形奇特多样,花期长,颜色丰富,可种植于庭院、花坛、花境、花篱,也可盆栽观赏。
- 食用价值:嫩株可炒食、烧、烩、腌、泡等,还可制作凤仙花酒、凤仙花茶。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