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淤泥种植的植物
适合淤泥种植的植物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类型:
水生花卉类
- 荷花: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朵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荷花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等淤泥丰富的水域,对水分需求大,生长离不开充足阳光和温暖环境,花期为6-9月。植物荷花
- 睡莲: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肥厚。叶二型,浮水叶圆形或卵形,基部具弯缺,心形或箭形,常无出水叶;沉水叶薄膜质,脆弱。花单生,浮于或挺出水面,花瓣白色、蓝色、黄色或粉红色。睡莲喜阳光,通风良好,宜在富含有机质的淤泥中生长,花期一般为7-10月。
- 千屈菜:多年生草本,根茎横卧于地下,粗壮;茎直立,多分枝,全株青绿色。叶对生或三叶轮生,披针形或阔披针形。花组成小聚花序,簇生,因花梗及总梗极短,因此花枝全形似一大型穗状花序,花瓣紫红色或粉红色。千屈菜生于河岸、湖畔、溪沟边和潮湿草地等湿润环境,耐寒性强,在肥沃的淤泥中生长良好,花期7-9月。
水生挺水植物类
- 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根状茎十分发达。秆直立,高1-3米,具20多节。叶鞘下部者短于其上部者,长于其节间;叶舌边缘密生一圈长约1毫米的短纤毛;叶片披针状线形。圆锥花序大型,分枝多数,着生稠密下垂的小穗。芦苇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浅水地区的淤泥中,能适应不同的水分条件,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花期为8-12月。
- 香蒲: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植物,根状茎乳白色。地上茎粗壮,向上渐细,高1.3-2米。叶片条形,长40-70厘米,宽0.4-0.9厘米。雌雄花序紧密连接,雄花序长2.7-9.2厘米,雌花序长4.5-15.2厘米。香蒲喜欢生长在湖泊、池塘、河流等水域的边缘或浅水区域的淤泥中,对水质有一定的净化作用,花期5-8月。
- 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横走,稍扁,分枝,直径5-10毫米,外皮黄褐色,芳香,肉质根多数,具毛发状须根。叶基生,基部两侧膜质叶鞘宽4-5毫米,向上渐狭,至叶长1/3处渐行消失、脱落。叶片剑状线形,长90-100厘米,中部宽1-2厘米,基部宽、对褶,中部以上渐狭,草质,绿色,光亮。菖蒲常见于河边、水田边、沼泽地等淤泥环境,具有特殊香气,可提取芳香油,也可入药,花期6-9月。
湿地草本植物类
- 水蕨:一年生水生或湿生的同型孢子蕨类植物,根状茎短而直立,以一簇粗根着生于淤泥。叶簇生,二型,分为能育叶和不育叶。水蕨喜荫凉、潮湿、有机质丰富的环境,多生长在池沼、水田或水沟的淤泥中,有时漂浮于深水面上,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2021年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保护级别二级。
- 灯心草: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横走,具多数须根。茎直立,高40-100厘米,直径1.5-4毫米,绿色,表面有纵条纹。叶全部为低出叶,呈鞘状或鳞片状,包围在茎的基部,长1-22厘米,基部红褐至黑褐色;叶片退化为刺芒状。聚伞花序假侧生,含多朵小花,花淡绿色。灯心草常生长在河边、池旁、水沟边等湿润多淤泥的环境中,可用于编织、造纸等,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花期5-7月,果期6-9月。
木本植物类
- 柳树:乔木或灌木,枝条细长,柔软下垂。叶互生,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柳树对湿润环境适应能力强,能在淤泥、水边或河岸带生长,根系发达,可保持水土,常见的有垂柳、旱柳等品种,是常见的庭荫树、行道树。
- 杨树:乔木,树干通直高大。叶互生,多为卵圆形、卵圆状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杨树也是一类对湿润环境适应良好的苗木,可在淤泥地或水域旁容易生长,生长速度快,是重要的用材林、防护林树种。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