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是一种什么植物
杜仲(学名:EucommiaulmoidesOliv.)是杜仲科杜仲属的落叶乔木,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 形态特征
- 枝干:树高可达20米,树皮呈暗灰色;枝灰褐色至黄褐色,光滑或幼时有毛,髓心白色或灰色,2年生以下的小枝常出现片隔状。植物杜仲
- 叶片:叶片呈长椭圆状卵形或者椭圆形,长6-18厘米,宽3-7.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有内弯斜上的锯齿,上面暗绿色,老叶微皱,下面淡绿色,初有褐色毛,后仅在脉上有毛,侧脉6-9对,网脉明显。
- 花:花生于当年枝的基部,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梗长约9毫米,苞片倒卵形或匙形,雄蕊黄绿色,条形;雌花梗长约8毫米,子房狭长扁平,顶端2裂,柱头位于裂口内侧,顶端突出向两侧伸展反曲,下有倒卵形的苞片。
- 果实和种子:翅果长椭圆形,长3-4厘米,宽1-1.3厘米,翅狭长,位于两侧。种子狭长椭圆形,长1.2-1.5厘米,宽3-4毫米,两端钝圆,中部较宽厚。
- 生长习性
- 气候土壤适应性:主要生长在温带生物群落中,耐干旱、耐水湿,为强喜光树种,对光照要求比较强烈,耐阴性差。在酸性土和钙质土中都能成活生长,但以砂质壤土、壤土和砾质土为最好,在pH值5.0-8.4范围内都能正常生长,喜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
- 海拔分布:从海拔25米以下的平原区到海拔2500米的山区都有分布,但集中产区的海拔高度多在100-1500米。杜仲大树在生长季节和休眠期,都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
- 分布范围
- 世界分布:原产于中国中部和南部,引种栽培于保加利亚、美国、韩国等国家。
- 中国分布:在中国分布于甘肃、贵州、湖南、陕西、湖北、浙江、广东、云南、四川、河南等省区。
- 主要价值
- 药用价值:其叶和树皮都可以入药,味甘、微辛,性温,具有安胎、强筋骨、补肝肾的功效,可治疗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头晕目眩,以及妇人妊娠漏血、胎动不安等病症。
- 经济价值:杜仲的皮、叶、果实等含有杜仲胶,耐腐蚀、耐强碱强酸,是国防、电器、化工等工业的重要原料,通常用于制造电话、海底电缆等的被覆线。杜仲叶是杜仲保健品、菜肴的主要原料,其木材可作为家具、建筑用材。
- 观赏价值:杜仲的树干笔直,树冠圆头形,遮荫面大,树皮灰白色或灰黑色,叶色浓绿,抗性强,病虫害少,可用于行道树的绿化,也是植物园、公园、街道小游园等公共绿地中的乔木绿化树种。
- 生态价值:由于杜仲对土壤的要求不严,适应性强,因而可作为荒山造林和大地绿化的重要树种,是荒山造林的优良树种之一。
- 研究价值:杜仲是中国特有的单属科、单种属植物,在研究被子植物系统演化上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