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白芨种植
2018年白芨种植在多地展开,呈现出多种发展模式,以下是关于2018年白芨种植的情况介绍:
种植模式
-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贵州武陵山药用植物白芨开发有限公司,在2018年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在官舟镇种植紫花三叉白芨300亩。该模式有利于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销售渠道,合作社组织农户参与种植,基地作为种植载体,农户负责具体的田间管理,各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白芨产业发展。
- 党支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墨江县通关镇在2018年引进墨江良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党支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发展白芨产业。党支部起到引领作用,协调各方资源;龙头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渠道;基地为种植提供场所;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和在基地务工获得收入,这种模式强化了联农带农机制,促进了当地白芨产业的发展。
- 基地+农户模式:黄岩区上垟乡下方村在2018年利用山区优势,通过土地流转、招商引资等方式,采用“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白芨种植面积达100多亩。基地负责统一管理和技术指导,农户参与种植和管理过程,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增长和农户增收。
种植技术
- 选地整地: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和腐殖质土壤的旱地种植,翻耕土地20厘米以上,每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或撒施复合肥50公斤,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匀。栽植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做宽130-150厘米的高墒。
- 种植方法:一般在3月初进行种植,选择驯化好的白芨块茎,每块带1-2个芽,蘸草木灰后栽种。开沟沟距20-25厘米,深5-6厘米,按株距10-12厘米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土、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
- 田间管理
- 中耕除草:种植后喷洒乙草胺封闭,覆盖上一层松毛,并加盖遮阴网,以利白芨出苗齐。5-6月是白芨生长旺季,需进行除草,除草时要浅锄,避免伤根。
- 追肥:白芨是喜肥植物,每个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7-8月停止生长进入休眠,要防止杂草丛生。
- 灌溉和排水:白芨喜阴,应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要浇水。白芨怕涝,大雨时要及时排水避免伤根。
- 病虫害防治:烂根病在雨季发生严重,防治方法主要是注意排涝防水,深挖排水沟。地老虎、金针虫可人工捕杀诱杀或拌毒土,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浇施。
市场前景与效益
- 市场前景:2018年时,白芨因其广泛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及园林价值,市场需求量较大。由于野生白芨数量减少,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人工种植白芨的市场前景被看好。当时白芨价格处于较高水平,湿货每斤五十多元到八十多元,干白芨每斤一百多元到三百多元,且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 种植效益:不同地区的白芨种植效益有所差异。如沿河自治县的白芨种植基地,平均亩产2184.1公斤,产值较高。而黄岩区上垟乡下方村的白芨基地,亩产1000公斤左右,按照每公斤12至14元的收购价,100亩白芨也有120万至140万元的收入。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