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兰是一种什么植物
吊兰是天门冬科吊兰属的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以下是关于吊兰的详细介绍:
- 形态特征
- 根:根状茎大多平生或侧生、短小,根较肥厚,有土培根和水培根两种类型,土培根表面粗糙、膨大、皮层细胞小,水培根的根系长,通气组织发达。
- 茎:根状茎较短,多为平生或侧生。花茎从叶丛中抽出,长成匍匐茎,并在顶端抽叶成簇,走茎一般长30-60厘米,先端会萌发出幼小植株。
- 叶:叶基生,呈剑形,长10-30厘米,宽1-2厘米,顶端长、渐尖,两端稍窄。不同的吊兰栽培品种,叶子有的带绿色或黄色条纹,有的带银白色纵向条纹,也有一些叶片主脉呈紫色。
- 花:花葶细长弯垂,比叶长,总状或圆锥花序,常2-4朵簇生,花梗长7-12毫米,位于关节的中部至上部。花被片长7-10毫米,3脉,花瓣6片,白色,内部偶尔出现紫色花瓣,雄蕊稍短于花被片,花药为矩圆形,长1-1.5毫米,明显短于花丝,开裂后常卷曲,春夏季开花,花期5月。
- 果实:果实为蒴果,呈三棱状扁球形,长约5毫米,宽约8毫米,每室具种子3-5颗,无毒,但不可食用,果期8月。
- 生长习性
- 光照:对光线没有严格的要求,一般栽植在中等光线的条件下最为适宜,耐半阴,也能在弱光环境下生长,但光照过强或不足都可能导致叶片发黄。
- 温度:喜温暖,不耐寒,一般室外生长的温度为15-25℃,越冬的温度为5℃,在温度为20-24℃时生长最快,30℃以上停止生长。
- 水分:喜湿润,对水的需求高,但不耐积水,浇水应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保持土壤微湿且有良好的透气性。
- 土壤:对土壤无选择性,一般栽植在排水良好、疏松的砂质土壤中即可。
- 繁殖方式
- 走茎繁殖:走茎繁殖是吊兰的自然繁殖方式,利用从叶丛抽生出来的且节间较长的横生茎,栽植为独立新植株。
- 扦插繁殖:剪取吊兰匍匐茎上的簇生茎叶,移入花盆种植,春、秋两季一般在10天左右就可以生根成活。
- 分株繁殖:将花卉的丛生枝或者匍匐枝从母株上切下来,再另行栽植成一个独立新植株。分株时,需要将全株除去陈土、朽根,切开老根,分别移栽。
- 播种繁殖:一般在3月份进行,播种时覆土不宜厚,一般0.5厘米即可,种子约2周便可发芽,待长出苗后就可进行移栽培养。
- 主要价值
- 观赏价值:吊兰叶片优雅飘逸、柔韧细长,走茎可从叶腋处抽出,后萌发出新的植株,舒展下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用于装饰室内外环境,如客厅、卧室、阳台、窗台、走廊等场所,也可用于布置花坛、会场等。植物吊兰
- 空气净化价值:吊兰能吸收多种有害气体,尤其对甲醛和一氧化碳的吸收能力特别强,可以有效净化室内空气,有“空气卫士”和“绿色净化器”之称。
- 药用价值:吊兰的性味为味甘、酸、性凉,其功能主要是化痰止咳、活血消肿、清热解毒。吊兰全草主要用来治疗吐血、跌打损伤以及咽炎,其根可以用来治疗肺热咳嗽和扭伤腰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