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种子怎样种植
蒲公英种子的种植方法如下:
种植时间
蒲公英种子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一年四季都可种植,但以春季的3-5月和秋季的8-10月为宜。这两个时间段温度一般在15-25℃之间,适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种子准备
- 采集种子:蒲公英种子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熟,当蒲公英花盘由绿变黄,种子由乳白色变褐色时即可采收。将花盘摘下,放在阴凉通风处,待花盘散开后,轻轻搓揉,使种子与绒毛分离,然后将种子筛出,去除杂质。
- 种子处理: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可以在种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8-12小时,捞出后用湿毛巾包裹,放在15-20℃的环境下催芽,每天用温水冲洗1-2次,待种子有30%左右露白时即可播种。
土壤准备
- 选地:蒲公英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宜。可选择在向阳的山坡、草地、田间地头或庭院等地种植。
- 整地施肥:在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深耕细耙,使土壤疏松细碎。然后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公斤、过磷酸钙20-30公斤,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做成宽1-1.2米的畦,畦高15-20厘米,畦间距30-40厘米。
播种方法
- 条播:在畦面上按行距25-30厘米开浅沟,沟深1-1.5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然后覆盖一层0.5-1厘米厚的细土,轻轻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
- 撒播:将种子均匀撒在畦面上,然后用耙子轻轻耙动,使种子与土壤混合,再覆盖一层0.5-1厘米厚的细土。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可在畦面上覆盖一层稻草或塑料薄膜,以保温保湿。
田间管理
- 间苗定苗: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苗距5-6厘米;当幼苗长出4-5片真叶时,进行定苗,苗距10-15厘米。间苗和定苗时要去弱留强,去密留稀。
- 中耕除草:蒲公英生长期间要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防止杂草丛生。中耕深度以3-5厘米为宜,避免损伤根系。
- 肥水管理:蒲公英耐旱性较强,但在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及时浇水。在施肥方面,除了施足基肥外,在生长期间还要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进行追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磷酸二氢钾5-10公斤,每隔15-20天追施一次。
- 病虫害防治:蒲公英病虫害较少,主要有叶斑病、白粉病和蚜虫等。叶斑病和白粉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
采收
蒲公英的采收时间一般在种植后2-3个月,当植株长到15-20厘米高时,即可进行采收。采收时可将蒲公英整株挖出,洗净后晾干或鲜食。也可只采收叶片,留下根部继续生长,以便多次采收。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