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常见的蕨类植物
广东常见的蕨类植物有以下几种:
紫萁科
- 华南羽节紫萁:根状茎短而直立,叶簇生,叶片呈长圆形,二回羽状深裂,羽片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有细锯齿,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成熟时呈深褐色,主要生长在山地林下或溪边湿地。植物华南羽节紫萁
- 粗齿紫萁:植株高约1米左右,根状茎直立,叶轴上有狭翅,叶片长圆形,一回羽状,羽片长披针形,边缘有粗锯齿,孢子囊群生于羽片背面的中脉两侧,常见于山坡林下或林缘,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植物粗齿紫萁
海金沙科
- 曲轴海金沙:攀援藤本植物,长可达数米。羽片对生,纸质,两面均被短柔毛,二回羽状,小羽片通常掌状深裂,裂片边缘有细锯齿,孢子囊穗生于小羽片的边缘,呈棕黄色,在山坡灌丛、疏林或林缘较为常见。植物曲轴海金沙
桫椤科
- 笔筒树:树形蕨类植物,主干直立,高可达数米,叶片大,三回羽状深裂,羽片披针形,先端渐尖,小羽片线状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孢子囊群生于小羽片背面的侧脉上,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多见于山地雨林或季雨林中。植物笔筒树
凤尾蕨科
- 假鞭叶铁线蕨:植株高15-30厘米,根状茎横走,密被棕色披针形鳞片,叶远生,叶片披针形,一回羽状,羽片近对生,斜向上,长圆形,先端钝圆,基部不对称,上侧截形,下侧楔形,边缘全齿或有微齿,孢子囊群生于羽片上缘和外缘,生长在溪边岩石上或林下湿石上。植物假鞭叶铁线蕨
- 薄叶碎米蕨:植株高10-3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叶簇生,叶片披针形,三回羽状细裂,羽片对生,小羽片长圆形,先端钝圆,基部楔形,全缘或有微齿,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在干旱的山坡、岩石缝中较为常见。植物薄叶碎米蕨
- 蜈蚣凤尾蕨:植株高30-150厘米,根状茎直立,叶簇生,一回羽状,羽片多数,互生,条形,先端渐尖,基部稍扩大,两侧有狭翅,全缘,孢子囊群生于羽片边缘,沿羽片边缘连续分布,常见于路边、山坡草地或林下岩石上。植物蜈蚣凤尾蕨
乌毛蕨科
- 珠芽狗脊:植株高50-120厘米,根状茎粗壮,横卧,密被棕色鳞片,叶近生,叶片长卵形,二回羽状,羽片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不对称,上侧耳状凸起,下侧楔形,边缘有细锯齿,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在叶片背面沿中脉两侧排列成两行,在山谷林下或溪边湿地生长良好。植物珠芽狗脊
- 乌毛蕨:植株高1-2米,根状茎直立,粗壮,叶簇生,叶片长披针形,一回羽状,羽片长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孢子囊群生于羽片背面,沿中脉两侧排列成两行,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常见于山坡灌丛、疏林下或阴湿的水沟旁。植物乌毛蕨
水龙骨科
- 槲蕨:植株高20-40厘米,根状茎粗壮,横走,密被鳞片,叶二型,营养叶圆形或卵形,无柄,基部心形,边缘全缘或有浅裂,孢子叶长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孢子囊群生于裂片背面的中脉两侧,通常附生在树干或岩石上。植物槲蕨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