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种植技术与管理
八角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和药用植物,以下是其详细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 选地整地:八角是浅根性树种,幼苗期喜荫蔽,成年树喜光,宜选择海拔300-1700米、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呈酸性的沙质壤土或壤土,且坡度在25度以下的山地。种植前,先清理土地上的杂草、灌木和石头等杂物,然后进行全垦或带垦,深度30厘米左右。按照一定的株行距(一般为4米×5米或5米×6米)挖种植穴,穴规格为60厘米×60厘米×50厘米,每穴施入腐熟的有机肥20-30公斤和过磷酸钙0.5公斤,与表土拌匀后回填至穴的2/3处。
- 繁殖方法
- 种子繁殖:选择20-50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母树,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当八角果实由青变黄、果瓣微裂时采收种子。采后立即播种,也可进行湿沙贮藏,沙藏期间要保持湿润,防止种子发霉。翌年2-3月播种,条播或撒播,播后覆盖1-2厘米厚的细土,再盖一层稻草,保持苗床湿润。
- 嫁接繁殖:以1-2年生、径粗0.8-1.2厘米的健壮实生苗为砧木,选取优良母树上1年生、芽眼饱满、无病虫害的枝条为接穗,在3-4月或9-10月进行嫁接,常用的嫁接方法有切接、腹接和芽接等。
- 扦插繁殖:在2-3月,选取优良母树上1-2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长15-20厘米的枝条,将其剪成带有2-3个节的插穗,上部留2-3片叶,下部剪成斜口。用生根粉溶液浸泡插穗基部后,插入苗床,插后保持苗床湿润和适当遮荫。
- 移栽定植:种子繁殖苗在培育1-2年、苗高30-50厘米时,或嫁接苗、扦插苗培育1年左右,即可进行移栽定植。选择阴天或小雨天进行,将苗木放入种植穴中央,舒展根系,然后回填土,分层踏实,浇足定根水,再覆盖一层松土。
- 幼林管理
- 中耕除草:每年进行2-3次中耕除草,深度10-15厘米,以疏松土壤,清除杂草,促进根系生长。
- 施肥:幼树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每年施肥2-3次。在3-4月和6-7月各施一次速效氮肥,每株施尿素0.1-0.2公斤;11-12月施一次有机肥,每株施腐熟的农家肥10-15公斤。
- 整形修剪:幼树定植后,在主干高60-80厘米处截顶,促进侧枝生长。选留3-4条分布均匀、生长健壮的侧枝作为主枝,主枝长50-60厘米时进行短截,促进副主枝的形成。通过整形修剪,使幼树形成合理的树冠结构,为成年树的高产打下基础。
- 遮荫:在幼树期,为防止阳光直射,可在行间种植一些高秆作物或搭设遮荫棚。
- 成年树管理
- 施肥:成年树每年施肥3次。花前肥在2-3月施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每株施尿素0.5-1公斤、过磷酸钙0.5公斤、硫酸钾0.3-0.5公斤,促进花芽分化和花的发育;壮果肥在6-7月施入,以磷、钾肥为主,每株施过磷酸钙1公斤、硫酸钾0.5-1公斤,促进果实膨大;采果肥在10-11月施入,以有机肥为主,每株施腐熟的农家肥20-30公斤、饼肥2-3公斤,补充树体营养,增强树势。
- 修剪:每年进行两次修剪,即冬剪和夏剪。冬剪在12月至翌年1月进行,主要是疏除过密枝、枯枝、病虫枝、徒长枝和交叉枝等,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条件;夏剪在7-8月进行,主要是短截徒长枝,促进新梢生长和果实发育。
- 水分管理:八角在花期和果实膨大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如遇干旱,应及时浇水;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 病虫害防治
- 病害:八角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煤烟病、立枯病等。炭疽病可在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防治;煤烟病可通过防治介壳虫、蚜虫等害虫,减少病菌的传播途径,同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防治;立枯病可在发病初期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灌根防治。
- 虫害:八角常见的虫害有八角尺蠖、八角金花虫、介壳虫、蚜虫等。八角尺蠖和八角金花虫可在幼虫期用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介壳虫和蚜虫可在若虫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 采收:八角果实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熟,当果实由青变黄、果瓣微裂时即可采收。采收时要小心,避免损伤树枝。
八角种植需要综合考虑选地、繁殖、移栽、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只有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才能实现八角的高产、优质。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