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818玉米种子
以下是一些名称中带有“818”的玉米种子介绍:
- 东单818
-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色浓绿,株型平展,株高286厘米,穗位高123厘米,成株叶片数20-21片,雄穗分枝12个,花粉量大,花药黄色。果穗长筒型,花丝红色,穗长21.8厘米,穗粗6.5厘米,穗轴红色,轴粗3.3厘米,秃顶长1.3厘米,穗行数17.1行,行粒数40.2粒,千粒重354.5克,出籽率84.0%,籽粒黄色,生育期138天,抗丝黑穗病、瘤黑粉病和茎基腐病,中抗大斑病、矮花叶病和红叶病。
-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在甘肃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864.7公斤,比对照沈单16号增产6.1%。2010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97.4公斤,比对照沈单16号增产9.4%。
- 栽培要点:适时播种,4-5片叶时,间苗、定苗和中耕锄草,种植密度每亩3300-3500株,施底肥时,应亩增施磷酸二铵10-15公斤,追肥在前轻后重的原则下,分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两次亩施尿素15-20公斤。
- 莱科818
- 特征特性:幼苗叶色中绿,叶鞘紫色,株型紧凑,穗上7叶上冲,全株21片叶,株高280厘米左右,穗位105厘米左右,雄穗分枝6-7支,颖壳绿带紫色,花药浅紫色。果穗长筒,结实性好,穗长22.5厘米,穗粗5.2厘米,轴粗2.7厘米,籽粒黄色,粒深轴细,半马齿型,出籽率90%,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42粒,穗轴浅红色,花丝粉红色,千粒重469克,陕西春播生育期21.5天,需活动积温2700℃左右。抗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抗玉米螟虫,抗逆性强,综合抗病性好。
- 产量表现: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06.4公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般地块种植可达亩产2200斤,高水肥地块具有2400斤潜力。
- 栽培措施:春播种时5厘米地温应稳定在12℃以上,足墒播种,一播全苗。种植密度一般中上等肥力地块每亩保持在3500-3900株为宜,施足基肥,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重施拔节攻穗肥,酌施粒肥,及时灌水,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 铁研818
- 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104.4天,株高240.0厘米,穗位高89.3厘米,穗型筒形,轴紫红色,马齿型,籽粒黄色,穗长17.4厘米,穗粗5.0厘米,轴粗3.1厘米,秃尖长1.2厘米,穗行数18.0,行粒数34.4粒,单穗粒重166.1克,千粒重248.3克,出籽率83.2%。蛋白质含量9.2%,脂肪含量4.0%,淀粉含量71.2%,赖氨酸(水解)309.5mg/100g,容重750克/升。高抗茎腐病,感大斑病,高感小斑病和玉米螟。
- 产量表现:2012年浙江省区试平均亩产451.6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3%,达极显著水平;2013年省区试平均亩产450.7公斤,比对照增产2.4%;两年平均亩产451.2公斤,比对照增产4.4%。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1.4公斤,比对照增产12.9%。
- 天育818
- 特征特性: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9.9天,比对照先玉335早熟1.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白色,花药紫色,颖壳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1厘米,穗位高112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果穗长锥形,穗长19.5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粗5.5厘米,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7.8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感丝黑穗病,中抗灰斑病,中抗茎腐病,感穗腐病。
- 产量表现:2018-2019年参加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845.3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4.7%。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79.9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5.6%。
-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4月28日-5月10日播种,一般公顷保苗6.0万株,施足农家肥,底肥一般施用复合肥400千克/公顷,种肥一般施用二铵50-75千克/公顷,追肥一般施用尿素300千克/公顷。
- 京科818
- 特征特性:东华北区出苗至成熟125天,黄淮海夏播区出苗至成熟97天,需有效积温2750℃左右。幼苗叶鞘淡紫色,叶片绿色,叶缘淡紫色,花药淡紫色,颖壳淡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70厘米,穗位高95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丝红色,果穗筒型,穗长20-22厘米,穗行数16-18行,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8.5克,出籽率高达90%,籽粒脱水较快。中抗大、小斑病和茎腐病,抗灰斑病、弯孢叶斑病,高抗丝黑穗病。
- 产量表现:2010-2011两年区试平均亩产807.7kg,比对照增产8.8%,2011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716.3kg,比对照增产7.4%。
- 栽培要点:东华北区域春播,适宜密度4000株/亩,每年的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黄淮海区域夏播,适宜密度3800-4000株/亩,每年的5月下旬-6月中下旬播种,高水肥地块最佳密度为4500株/亩。
- 兆和818
- 特征特性: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6.9天,比对照先玉335早熟0.7天。幼苗叶鞘浅紫色,花丝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6厘米,穗位高106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果穗筒型,穗长21.2厘米,穗行数16-20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籽粒类型半马齿,百粒重36.3克。经鉴定,中抗茎腐病,感大斑病,感穗腐病,感灰斑病,感丝黑穗病。
- 产量表现:2022年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亩产973千克,比对照增产5.5%;2023年区域试验复试平均亩产1027千克,比对照增产8.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000千克,比对照增产6.8%;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75千克,比对照增产6.8%。
-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4月20日至5月15日,密度4500株/亩左右,注意防治大斑病和穗腐病。
- 高登818
- 特征特性: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和700米以下生态区域全生育期117-130天,平均124.1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69厘米,穗位高109厘米,叶色深绿色,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浅紫色,颖壳浅紫色,花丝浅紫色。果穗长筒形,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籽粒容重694克/升,粗蛋白含量10.94%,粗脂肪含量3.73%,粗淀粉含量68.75%,赖氨酸含量0.33%。人工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纹枯病,感小斑病、丝黑穗病和玉米螟,高感茎腐病。
-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19.1公斤,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6.21%,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2.3公斤,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4.6%。
- 瑞玉818
- 特征特性:黄淮海夏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01.5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1厘米,穗位高91.5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果穗筒形,穗长18.2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粗4.7厘米,穗轴红,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4.7克。接种鉴定,感茎腐病、穗腐病、小斑病、弯孢叶斑病、南方锈病,高感瘤黑粉病。
- 产量表现:2017-2018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组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63.0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41%。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3.1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21%。
- 栽培技术要点: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适宜5月中旬至6月中旬播种,每亩种植密度5000株左右,拔节前及时防治苗期病虫害,适时晚收可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和品质,注意防治瘤黑粉病。
- 儒研818
- 特征特性:生育期106天,株型紧凑,果穗长筒型,穗长17.7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中抗茎腐病,籽粒粗淀粉含量74.82%,粗蛋白含量9.20%,粗脂肪含量3.45%。
- 产量表现:2023年10月6日,在济宁市实地测产验收中,实收亩产量977.48公斤,创造全市玉米高产创建新纪录。
- 乐盈818
- 特征特性:在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6.7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75厘米,穗位高103厘米,果穗筒形,穗长20.2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8.8克。接种鉴定,中抗茎腐病,感大斑病、丝黑穗病、灰斑病,高感穗腐病。
- 栽培要点:适应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