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种类丰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植物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特点、文化寓意等:
乔木类
- 松:常绿乔木,树皮多为鳞片状,叶子针形,耐寒、耐旱、耐瘠薄,冬夏常青。象征延年益寿、健康长寿,被视作“百木之长”,常与竹、梅组成“岁寒三友”,可孤植、丛植或片植于庭院、山坡、水畔等位置,如苏州拙政园的松风水阁旁的松木,营造出一种古朴、清幽的氛围。
- 柏:柏科柏木属植物的通称,为常绿植物。在民俗观念中,柏的谐音“百”,象征多而全,民间习俗也喜用柏木“避邪”,多应用于皇家园林、坛庙以及寺观、名胜古迹等,如北京天坛公园内的大片古柏,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
- 桂:常绿阔叶乔木,树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色,香气袭人。有木犀、仙友、仙树等别称,汉晋后与月亮联系在一起,也被称为“月桂”,因桂音谐“贵”,有荣华富贵之意,常栽植于庭院、楼阁附近,如杭州西湖边的满觉陇,每到秋季桂花香飘四溢,与周围的湖光山色相得益彰。
- 槐:落叶乔木,具暗绿色的复叶,圆锥花序,花黄白色,有香味,被认为是“灵星之精”,有公断诉讼之能,中国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以“槐棘”指三公或三公之位,常作为庭荫树、行道树种植于庭院、道路两旁。
灌木类
- 牡丹:毛茛科灌木,是中国产的名花,有“花王”“富贵花”之称,寓意吉祥、富贵,常片植或植于花台之上,形成牡丹台,如河南洛阳的牡丹园,每到花期,牡丹盛开,繁花似锦,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 杜鹃:杜鹃花科灌木,花色丰富,有红、粉、白、紫等色,花期一般在春季,常栽植于山坡、林下、溪边等,可孤植、丛植或群植,如江西井冈山的杜鹃山,每到春季杜鹃花开,漫山遍野,非常壮观。
- 山茶: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品种较多,被誉为花中妃子,与梅花、水仙花、迎春花并称为“雪中四友”,可盆栽或地栽,可孤植、片植,也可与杜鹃、玉兰相配置,如云南昆明的金殿公园,山茶花盛开时,与古建筑相互映衬,别具一格。
藤本类
- 紫藤:豆科紫藤属落叶藤本植物,花呈紫色或深紫色,春季开花,花穗下垂,姿态优美,香气扑鼻,常种植于棚架、花廊、亭台附近,如苏州拙政园的紫藤架,紫藤花盛开时,犹如紫色的瀑布,为园林增添了浪漫的氛围。
- 凌霄:紫葳科凌霄属攀援藤本植物,花冠内面鲜红色,外面橙黄色,花期在5-8月,常依附于墙壁、山石、树干等生长,如在一些江南古典园林的庭院墙壁上,凌霄花攀援而上,为白色的墙壁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草本类
- 荷花:睡莲科水生宿根植物,藕可食用,可药用,莲子可清心解暑,莲花被崇为君子,象征清正廉洁,古典园林中广泛使用,常种植于水池、荷塘中,如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大片的荷花盛开,与周围的亭台楼阁、湖光山色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 菊花: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高洁、长寿、不畏艰难等,不同品种的菊花在色彩和形状上展现出多样性,常布置于花坛、花境、庭院中,如在一些园林的秋季花展中,各种菊花争奇斗艳,吸引游客前来观赏。
- 兰花:兰科植物的统称,种类繁多,花色丰富,有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意义,常种植于庭院、室内盆栽观赏,也可布置于兰圃等专类园,如广东顺德的清晖园,园内的兰圃种植了各种名贵的兰花,散发着清幽的香气。
竹类
竹子种类繁多,如孝顺竹、紫竹、斑竹等,在中国竹文化中,竹被比作君子,又谐音“祝”,有美好祝福的意蕴,常成片种植成竹林、竹径,或种在墙边、窗前,如四川的蜀南竹海,大片的竹林郁郁葱葱,景色宜人。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