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的养殖技术和繁殖技术
蚕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以下是蚕的养殖技术和繁殖技术的相关内容:
养殖技术

养蚕前的准备
蚕室选择 :应选择在地势较高、通风良好、光线充足且便于消毒的地方。蚕室要远离化工厂、农药厂等污染源。
蚕具准备 :常见的蚕具有蚕匾、蚕架、给桑架、采桑箩、切桑刀、蚕网等,使用前需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
桑叶准备 :选择优质的桑树品种,如湖桑、鲁桑等。保证桑叶无病虫害、无污染,根据养蚕数量和蚕的生长阶段,合理安排桑叶的种植面积和采摘时间。
蚕的饲养管理
小蚕饲养 :小蚕对环境要求较高,需保持温度在 27-28℃,湿度在 80%-85%。1-2 龄蚕可用全叶育,3 龄蚕开始可采用切叶育,给桑要均匀,每天给桑 4-5 次。
大蚕饲养 :大蚕期温度保持在 25-26℃,湿度在 70%-75%。大蚕食桑量大,要保证桑叶新鲜、充足。饲养方式有蚕匾育、地面育、蚕台育等,地面育和蚕台育要注意及时除沙,保持蚕座清洁干燥。
眠起处理 :蚕在眠期要保持环境安静,光线宜暗。眠前要适时加眠网,进行眠除;眠中要保持蚕座干燥,防止高温多湿;起蚕饷食要适时,一般以 90%-95% 的起蚕头部呈淡褐色、有求食表现时为饷食适期。
上蔟管理 :当蚕发育到 5 龄末期,出现停止食桑、排出绿色软粪、身体透明、头胸部昂起并左右摆动等特征时,为上蔟适期。上蔟密度要适中,一般每平方米蔟具上熟蚕 150-200 头。上蔟后要保持蔟室通风良好,温度在 24℃左右,湿度在 75% 左右。
病虫害防治
预防措施 :养蚕前对蚕室、蚕具进行全面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剂、石灰等进行喷洒、熏蒸。保持蚕室清洁卫生,及时清除蚕沙、病死蚕等。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的体质。
常见病虫害防治 :蚕病主要有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微粒子病等,发现病蚕要及时隔离、淘汰,并用相应的药物进行防治,如使用防僵粉、抗生素等。蚕的害虫主要有桑螟、桑毛虫、蚕蝇蛆等,可采用防虫网、黑光灯诱杀、药剂防治等方法。
繁殖技术
种蚕选择
外观选择 :选择体型健壮、发育整齐、无病无伤、斑纹清晰、茧形端正、茧层厚实的蚕作为种蚕。
遗传特性选择 :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蚕,如产丝量高、丝质好、抗病力强等。
交配与产卵
交配 :蚕蛾羽化后,待其翅膀展开、身体干燥后,将雌蛾和雄蛾按一定比例放入交配室,让它们自然交配。交配时间一般为 4-6 小时,交配结束后,将雌雄蛾分开。
产卵 :将雌蛾放入产卵盒中,盒内铺上产卵纸。雌蛾一般在交配后的当晚或次日开始产卵,产卵时间可持续 2-3 天。产卵期间要保持环境安静、温度在 25℃左右、湿度在 75% 左右。
蚕卵保存与孵化
保存 :蚕卵产下后,要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消毒剂有甲醛溶液等。消毒后的蚕卵根据需要可进行即时浸酸处理或冷藏保存。即时浸酸处理可使蚕卵解除滞育,便于当年孵化;冷藏保存一般在 5℃左右的低温环境下,可保存数月。
孵化 :蚕卵孵化前要进行催青,将蚕卵放在温度 25℃左右、湿度 75%-80% 的环境中,每天光照 12-16 小时。当蚕卵出现青色小点时,要注意保持环境的稳定,一般再过 2-3 天蚕就会孵化出来。孵化出的蚁蚕要用毛笔或羽毛轻轻扫到蚕匾中,开始饲养。
上一篇:十年的沉香树价辂值多少
上一篇:播音主持艺考花费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