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玉米种子简介
以下是一些名称中带有“358”的玉米种子简介:
- 豫禾358
- 选育单位:河南省豫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 特征特性:在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种植生育期为126天。幼苗绿色,叶鞘及叶缘紫色,花药紫色,颖壳绿色。植株半紧凑,株高约293厘米,穗位高约109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紫色,果穗筒形,长约18.3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约35.4克。
-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897.5公斤,较对照先玉335增产6.2%;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291.6公斤,较先玉335增产7.3%。
- 栽培要点:适合中等肥力以上土地,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每公顷保苗6.0万至6.50万株,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玉米螟。
- 飞天358
- 选育单位:武汉敦煌种业有限公司。
- 特征特性:东北早熟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31天,京津唐夏播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02天。在东北早熟春玉米区,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中抗灰斑病,感大斑病和丝黑穗病,高感弯孢叶斑病;在京津唐夏播玉米区,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腐霉茎腐病,感镰孢茎腐病和弯孢叶斑病。
- 品质分析:东北早熟春玉米区籽粒容重749克/升,粗蛋白含量9.29%,粗脂肪含量3.55%,粗淀粉含量73.76%,赖氨酸含量0.28%。京津唐夏播玉米区籽粒容重789克/升,粗蛋白含量9.45%,粗脂肪含量3.73%,粗淀粉含量74.10%,赖氨酸含量0.28%。
- 栽培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东北早熟春玉米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京津唐夏播玉米6月中下旬播种,亩种植密度4500株,注意防治大斑病、丝黑穗病、弯孢叶斑病和玉米螟。
- 铁研358
- 选育单位: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科学院。
- 特征特性:在东华北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29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6厘米,穗位高116厘米,成株叶片数19-21片。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8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粉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8克。接种鉴定抗玉米螟,中抗茎腐病,感大斑病、丝黑穗病和弯孢叶斑病。
-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820.1千克,比对照增产7.4%;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56.3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1%。
- 栽培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播种期4月中下旬,亩种植密度3500-4000株,注意防治大斑病、丝黑穗病和弯孢叶斑病。
- 希优358
- 选育单位:河南希优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河南天润种业有限公司。
- 特征特性:夏播全生育期102-103天。芽鞘浅紫色,叶片绿色,第一叶类型圆到匙形,主茎叶片数17-20片,株型半紧凑,株高269-290厘米,穗位高100-103.4厘米。果穗筒型,穗长17.6-17.8厘米,穗粗4.7-4.9厘米,穗行数14-18行,行粒数31.4-34.2粒,秃尖长1.2-1.3厘米,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
- 产量表现:2022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区域实验,平均亩产量686kg,较对照郑单958增产7.1%;续试平均亩产量640kg,较郑单958增产12.2%。2022年参加河南省玉米生产实验,平均亩产量为621.2kg,较郑单958增产8.7%。
- 栽培要点:河南省夏播,直播在6月上中旬,中等水肥地每亩栽4000株,高水肥地每亩不超过4500株。
- 承玉358
- 选育单位:河北省承德裕丰种业有限公司。
- 特征特性:在东华北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28天,需≥10℃活动积温2750℃以上。幼苗浅绿色,叶鞘浅紫色,叶缘白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6厘米,穗位123厘米,成株叶片数22片。花丝红色,果穗锥形,穗长18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8克。人工接种抗病(虫)害鉴定,高抗丝黑穗病和玉米螟,抗大斑病和灰斑病,中抗茎腐病和弯孢菌叶斑病。
-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257.5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7.7%;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323.5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8.4%。
- 栽培要点:选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公顷保苗5.25万株,注意防止倒伏(折)。
- 丰乐358
- 选育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 特征特性:夏播平均株高278厘米、穗位101厘米、穗长16.2厘米。全生育期101天左右,与对照品种郑单958熟期相当。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8.7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0.7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浅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81厘米,穗位高109厘米,穗长19.1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8.6克。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茎腐病、穗腐病,感丝黑穗病、灰斑病。
- 产量表现:2017-2018年参加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组绿色通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56.6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3.89%;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23.6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36%。
- 栽培要点: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夏播6月上中旬播种,春播4月下旬至5月上旬,每亩种植密度4000-4500株。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