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
以下是关于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的详细介绍:
- 基本信息
- 品种来源:黑龙江农垦垦丰种业有限公司于2000年从德国KWS公司引进,2004年由黑龙江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 审定编号:黑审玉2004014、吉审玉2012048、蒙认玉2012013、晋引玉2013001、川审玉20223001、冀审玉2014034等。
- 特征特性
- 植株形态:株型半紧凑或半收敛,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高一般在218-270厘米之间,穗位高70-100厘米。雄穗主轴与分枝夹角小或角度中,花药黄色或紫色,花丝绿色或淡绿色。
- 果穗与籽粒:果穗呈锥型或短筒型,穗轴白色,穗长15.8-20厘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0-40粒,籽粒黄色,硬粒型或半硬粒型,百粒重28.3-30克,出籽率80.5-84.3%。
- 品质:容重较高,一般在746-780克/升之间,粗蛋白含量9.06-11.02%,粗脂肪含量4.17-5.6%,粗淀粉含量69.90-78.7%,赖氨酸含量0.24-0.30%,品质较好,适合用于玉米糁、玉米粉、玉米油等加工。
- 生育期:在适应区生长日数为105-116天,需活动积温2100℃左右。
- 产量表现
- 黑龙江地区:2002-2003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640.86kg,比对照品种卡皮托尔增产17.83%;2003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7129.044kg,比对照品种卡皮托尔增产16.8%。
- 山西地区:2011年参加山西省玉米特早熟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0.3千克,比对照并单6号增产12.4%;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8.2千克,比当地对照增产11.8%。
- 四川地区:2017年参加阿坝州农业种子站自主高寒玉米区试,平均亩产645.4公斤,较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34.6%;2018年续试,平均亩产730.0公斤,较对照增产27.4%;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87.7公斤,较对照增产31.0%,平均增产点率100%;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1.5公斤,较对照增产21.6%。
- 栽培技术要点
- 播种时期:当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8℃即可播种,极早熟区一般适宜播期为4月底至5月上旬。
- 种植密度:黑龙江地区适宜种植密度7.5-8万株/公顷;山西地区亩留苗5000株左右;四川地区每亩6000-6500株,光照不足或湿度较大田地可适当降低密度。
- 施肥管理:选中等以上肥力地块,采用测土配方施肥,重施农家肥作底肥,增施磷钾肥,早施提苗肥,种肥亩施磷酸二铵15-20公斤,每亩追施尿素20-25公斤。
- 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如大斑病、丝黑穗病、弯孢菌叶斑病、玉米螟等是该品种易受侵害的病虫害,要加强监测和防治。
- 适应区域:主要适合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上限、吉林省延边玉米早熟区、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200℃以上地区、山西春播特早熟玉米区、四川省高寒玉米种植区、河北省承德市北部春播种植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