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技巧

秧苗上的虫叫什么虫

时间:2025-02-14作者:admin分类:养花技巧浏览:11评论:0

秧苗上常见的虫有以下几种:
稻蓟马

  • 特征:属缨翅目蓟马科,成虫体型微小,呈黑褐色或黄褐色,有翅,翅狭长,边缘有细长的缘毛。若虫形似成虫,但体型较小,无翅或翅芽不明显。
  • 危害特点:以成、若虫锉吸式口器为害水稻嫩叶,具有趋嫩性,多在水稻秧苗的幼嫩叶片上吸食汁液,使叶片出现密集小白点或长条状斑块,严重时嫩叶嫩梢变硬卷曲枯萎,后期叶脉变成黑褐色,影响秧苗的正常生长。

二化螟
  • 特征:属鳞翅目螟蛾科,成虫体长10-15毫米,翅展20-31毫米,雌蛾前翅近长方形,灰黄至淡褐色,雄蛾体稍小,翅色较深,前翅中央有3个紫黑色斑点。幼虫体背有5条紫褐色纵线。
  • 危害特点:俗称钻心虫,是钻蛀性害虫,幼虫从卵中孵出后,会蛀入水稻茎秆中取食为害,在秧苗期可造成枯心苗,严重影响秧苗的成活率和生长势。

灰飞虱
  • 特征:属同翅目飞虱科,成虫体长3.5-4.0毫米,雄虫体色较深,为黑褐色至黑色,雌虫体色较浅,多为淡黄褐色至灰褐色。头顶与前胸背板黄色,中胸背板雄虫黑色,雌虫中部淡黄色,两侧暗褐色。
  • 危害特点: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等病毒病的传播介体,以刺吸式口器吸食秧苗汁液,导致秧苗生长不良,还会传播病毒,使秧苗感染病害,出现矮化、叶片黄化、扭曲等症状,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稻水象甲
  • 特征:属鞘翅目象甲科,成虫体长2.6-3.8毫米,体壁褐色,密布相互连接的灰色鳞片,前胸背板和鞘翅的中区无鳞片,呈暗褐色斑。
  • 危害特点:为半水生性昆虫,成虫和幼虫均能危害水稻。成虫从正面沿叶脉啃食叶肉,被取食的叶片仅留下透明表皮,在叶片上形成长方形白色条斑,被害心叶抽出后,轻的呈现一排小孔,重的秧叶折断。幼虫啃食水稻根部,破坏根系组织,使秧苗矮化、黄化。

稻纵卷叶螟
  • 特征:属鳞翅目螟蛾科,成虫体长7-9毫米,翅展12-18毫米,体黄色,前翅有两条褐色横线,两线间有1条短线,外缘有暗褐色宽带;后翅有两条横线,外缘亦有宽带。
  • 危害特点:以幼虫吐丝纵卷叶片结成虫苞,在苞内取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白色条斑,严重时全田叶片枯白,影响秧苗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黑尾叶蝉
  • 特征:属同翅目叶蝉科,成虫体长4.5-6毫米,黄绿色,头冠两复眼间有1条黑色横带,前翅鲜绿色,前缘淡黄绿色,端部1/3为黑色。
  • 危害特点: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稻株叶鞘、叶片上刺吸汁液,被害处出现黄白色至淡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枯黄。还能传播水稻矮缩病、黄矮病等病毒病,对秧苗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