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皂角和大皂角的区别
小皂角和大皂角在来源、形态、功效、用法用量和适用人群等方面存在区别,具体如下:
- 来源与品种
- 小皂角:通常指的是豆科植物小果皂荚的成熟果实,多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 大皂角:来源于豆科植物皂荚的干燥成熟果实,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如山东、河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
- 形态特征
- 小皂角:体积较小,长度一般在5-10厘米之间,直径约0.5-1厘米,呈扁长形,有的略弯曲,果瓣较薄,种子较小且数量相对较少。
- 大皂角:体积较大,长度通常在10-20厘米之间,直径约1-2厘米,呈扁长的剑鞘状,有的弯曲度较大,类似弯刀,表面棕褐色或紫褐色,被灰色粉霜,种子所在处隆起,种子多数,扁椭圆形,黄棕色至棕褐色,光滑。
- 功效主治
- 小皂角:具有解毒消肿、驱虫的功效,主要用于痈疽肿毒、肠寄生虫病等,还可用于缓解咽喉肿痛、减轻痔疮肿痛带来的不适,也有局部麻醉和抗菌的作用。
- 大皂角:有祛痰止咳、开窍通闭、杀虫散结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痰厥昏迷、中风昏迷、癫痫痰盛、关窍不通、喉痹痰阻、顽痰喘咳、咳痰不爽、大便燥结等病症,外治痈肿,还具有抗菌、抗炎、抗癌等特殊作用。
- 用法用量
- 小皂角:多外用,如煎汤洗患处,或烧存性研末敷,或鲜品捣敷;也可内服,煎汤一般用量为6-12克,研末则为1-3克,或入丸剂。
- 大皂角:多内服,可煎汤,也可制作成丸剂、散剂等;外用可捣敷或研末撒。内服时,一般用量需根据病情和配方而定,但因其有小毒,用量需谨慎。
- 适用人群与禁忌
- 小皂角:脾胃虚寒、泄泻者要慎用,以免加重原有不适。
- 大皂角:本身有小毒,会导致胃黏膜被破坏而吸收中毒,因此体虚及孕妇、咯血者禁服,患者在用药期间要严格遵循医嘱,避免私自调整用药剂量。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茉莉茶最贵的什么品种
上一篇:附近的实体花店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