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技巧

罗汉竹与佛肚竹一样吗

时间:2025-02-03作者:admin分类:养花技巧浏览:47评论:0

罗汉竹与佛肚竹是同一种植物,学名为 Bambusa ventricosa McClure,以下是对它的具体介绍:

形态特征

罗汉竹与佛肚竹一样吗

竿 :有正常竿和畸形竿两种形态。正常竿高 8-10 米,直径 3-5 厘米,尾梢略微下弯,下部稍呈 “之” 字形曲折,节间呈圆柱形,长 30-35 厘米,幼时无白蜡粉,光滑无毛,下部略微肿胀,竿下部各节的节内、节下均有白色毛环,基部第一、二节上还生有短气根;畸形竿通常高 25-50 厘米,直径 1-2 厘米,节间缩短、肿胀,呈瓶状,长 2-3 厘米,竿下部各节的节内、节下均有白色毛环,分枝习性稍高,且常为单枝,均无刺,其节间稍短缩而明显肿胀 。 植物 佛肚竹

叶 :箨鞘早落,背面完全无毛,干时纵肋显著隆起,先端为近对称的宽拱形或近截形;箨耳不相等,边缘有弯曲的繸毛,大耳呈狭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宽 5-6 毫米,小耳呈卵形,宽 3-5 毫米;箨舌边缘被极短的细流苏状毛;箨片直立或外展,容易脱落,呈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基部稍作心形收窄,其宽度比箨鞘的先端稍窄。叶鞘无毛,叶耳呈卵形或镰刀形,边缘有几条波曲繸毛,叶舌近截形,短,边缘被极短的细纤毛,叶片呈线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 9-18 厘米,宽 1-2 厘米,上表面无毛,下表面密生短柔毛,先端渐尖有钻状的尖头,基部呈近圆形或宽楔形 。

花与果实 :假小穗单生或几枚簇生在花枝的各节,呈线状披针形,稍扁,长 3-4 厘米;先出叶呈宽卵形,长 2.5-3 毫米,具 2 脊,脊上被短纤毛,先端钝;具狭卵形芽苞片 1 或 2 片,长约 4-5 毫米,有 13-15 条脉,先端急尖。小穗含两性小花 6-8 朵,其中基部 1 或 2 朵和顶生 2 或 3 朵小花常为不孕性;小穗轴节间形扁,长 2-3 毫米,顶端膨大呈杯状,其边缘被短纤毛,颖常无或仅 1 片,卵状椭圆形,长 6.5-8 毫米,具 15-17 条脉,先端急尖。外稃呈卵状椭圆形,无毛,长约 9-11 毫米,具 19-21 条脉,脉间有小横脉,先端急尖;内稃与外稃近等长,具 2 脊,脊近顶端处被短纤毛,脊间与脊外两侧均各具 4 条脉,先端渐尖,顶端有一小簇白色的柔毛;鳞被 3 枚,边缘上部被长纤毛,前方两片的形状稍不对称,后方 1 片呈宽椭圆形。花丝细长,花药黄色,先端钝;子房宽卵形,有柄,长 1-1.2 毫米,顶端增厚而被毛,花柱极短,被毛,柱头 3 分,羽毛状。颖果未见 。

生长习性 :佛肚竹原产中国广东、马来西亚半岛、琉球岛,中国南方、巴西东南部、日本、马来西亚等地引入栽培。其适应性强,垂直分布范围一般在海拔 800 米以下,喜阳光充足的环境,也可耐半阴,喜温暖气候,不耐寒,忌酷热高温,适宜温度为 12-22℃,喜湿润环境,不耐旱,忌涝,在富含腐殖质、微酸性、排水良好的疏松肥沃土壤中生长良好,pH 为 4.5-6 为宜 。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佛肚竹灌木状丛生,竿短小畸形,状如佛肚,姿态秀丽,四季翠绿,观赏价值高,适于庭院、公园、水滨等处种植,或与假山、崖石等配植,也是盆栽和制作盆景的良好材料 。

食用价值 :佛肚竹竹笋的矿物质元素丰富,含有较高的钙、锰、镁和钠元素,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可以平衡饮食,降低脂肪的摄入量,且含有一定量的单宁和粗纤维,是一种健康的绿色食品 。

工艺价值 :其竹竿可用于制作工艺品,如竹雕、乐器等,还可用来制作手杖、伞柄、钓鱼竿等 。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