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种植方法和时间
玉米种植时间和方法会因种植地区、玉米品种等因素有所差异,以下为你介绍常见的种植时间与方法:
种植时间

春玉米 :通常在春季播种,时间一般在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北方地区回暖较晚,可在 4 月末开始播种;南方地区气温回升快,可在 4 月上旬甚至更早进行播种。此时土壤温度稳定在 10 - 12℃左右,能满足玉米种子发芽的需求。
夏玉米 :一般在小麦等作物收获后的 6 月中旬左右播种。冬小麦通常在 6 月上旬收获,收获后及时整地,即可播种夏玉米。夏玉米的生长周期相对较短,需选用早熟品种,以确保在秋季低温来临前能正常成熟。
种植方法
选地与整地
选地 :玉米根系发达,对土壤肥力、透气性和保水性等要求较高,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且排灌方便的地块。同时,为减少病虫害发生,避免连作,可与大豆、小麦等作物进行轮作。
整地 :在播种前,需对土地进行深耕,深度一般在 25 - 30 厘米。深耕能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玉米根系下扎。深耕后进行耙地,使土壤细碎、平整,达到上虚下实的状态,为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种植制度以及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例如,在生长期较短的地区,选择早熟品种;在土壤肥沃、灌溉条件好的地区,选择耐密植、高产潜力大的品种。
种子处理 :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处理,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的抗逆性。先将种子晾晒 2 - 3 天,每天翻动几次,通过紫外线杀菌并打破种子休眠。然后进行浸种,用 50 - 55℃的温水浸泡种子 6 - 8 小时,使种子吸足水分。浸种后,可用种衣剂进行拌种,种衣剂含有杀虫剂、杀菌剂、微量元素等成分,能有效预防病虫害,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播种
播种方式 :常见的播种方式有条播和穴播。条播是将种子按一定行距均匀播入土壤,这种方式适合大规模种植,便于机械化操作,但用种量较大;穴播是按一定的行距和株距开穴播种,每穴播 2 - 3 粒种子,用种量少,且幼苗分布均匀,生长空间好。
播种深度 :一般为 3 - 5 厘米。若土壤质地疏松、墒情较好,播种可稍深;若土壤质地黏重、墒情较差,播种宜浅。
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需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等确定。一般紧凑型品种,每亩种植 4500 - 5500 株;平展型品种,每亩种植 3500 - 4500 株。合理密植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照条件,又能保证个体植株的生长发育,从而实现高产。
田间管理
间苗与定苗 :在玉米幼苗 3 - 4 叶期进行间苗,拔除弱苗、病苗、杂苗,保留生长健壮、大小一致的幼苗。5 - 6 叶期进行定苗,每穴留 1 株壮苗。间苗和定苗应选择在晴天的下午进行,此时病苗、弱苗易萎蔫,便于识别淘汰。
施肥 :玉米生长需肥量大,应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氮肥为主、磷钾肥配合的原则。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化肥,在播种前结合整地施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 2000 - 3000 公斤、三元复合肥 30 - 40 公斤。追肥分苗肥、拔节肥和穗肥。苗肥在定苗后至拔节期前施用,以氮肥为主,每亩施尿素 10 - 15 公斤,促进幼苗生长;拔节肥在玉米拔节期施用,每亩施尿素 15 - 20 公斤,可促进植株生长和雄穗分化;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用,这是玉米需肥的关键时期,每亩施尿素 20 - 25 公斤,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
灌溉与排水 :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需求不同。苗期需水较少,适当干旱有利于根系下扎,此期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60% - 65% 即可;拔节期至抽雄期,玉米生长旺盛,需水量增加,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70% - 80%,若遇干旱需及时灌溉;抽雄至灌浆期,对水分反应敏感,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80% 左右;灌浆后期,需水量逐渐减少,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70% - 75%。同时,玉米不耐涝,在雨季要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防止根系缺氧窒息死亡。
中耕除草 :中耕可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通气性,促进根系生长,同时还能消灭杂草,减少杂草与玉米争夺养分和水分。一般在玉米苗期进行 2 - 3 次中耕,深度由浅到深,分别为 5 - 7 厘米、10 - 12 厘米。化学除草可在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也可在玉米苗期进行茎叶处理。使用除草剂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掌握用药剂量和方法,避免对玉米产生药害。
病虫害防治 :玉米常见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锈病、纹枯病等,常见虫害有玉米螟、蚜虫、粘虫等。病虫害防治应遵循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方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例如,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等农业措施,增强玉米的抗病虫能力;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保护和利用天敌,如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在病虫害发生严重时,合理选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要注意农药的安全使用间隔期,避免农药残留超标。
收获 :玉米成熟后要及时收获,收获过早,籽粒灌浆不充分,影响产量和品质;收获过晚,易造成籽粒脱落,增加损失。一般当玉米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基部出现黑色层,乳线消失时,即为适宜收获期。收获后及时晾晒或烘干,将籽粒含水量降至 13% - 14%,以便安全储存。
上一篇:紫檀树800年多粗了
上一篇:高山魔芋种子一斤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