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木犀科植物有哪些

木犀科(Oleaceae)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全球的开花植物,截至 2025 年,其分类体系在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推动下进一步细化,包含约 28 个属、700 余种植物。以下是该科的主要类群及最新分类动态:
一、核心属种与经典代表
- 木犀属(Osmanthus)
作为木犀科的标志性类群,该属包含桂花(O. fragrans)及其众多栽培品种,如 2024 年国际登录的新品种 “光州银玉”(又名 “潢川银桂”)。其特点是叶片厚实、花序密集,花香清新持久,兼具观赏与经济价值。此外,分子系统学研究表明,原属于木犀属的 Lei Olea 分支(如O. marginatus)已被独立为新属Chengiodendron(万钧木属),这一修订已被 2025 年的分类系统采纳。
- 茉莉属(Jasminum)
包含约 200 种芳香植物,如茉莉花(J. sambac)和素馨(J. polyanthum)。该属植物多为藤本或灌木,花白色或黄色,常用于香料提取和园艺装饰。2025 年的分类系统仍将其置于素馨族(Jasmineae)中,并强调其在热带地区的多样性。
- 丁香属(Syringa)
以紫丁香(S. oblata)和欧洲丁香(S. vulgaris)为代表,花序圆锥状,花色丰富。该属植物耐寒性强,是温带地区重要的观赏树种。
- 连翘属(Forsythia)
如连翘(F. suspensa)和金钟花(F. viridissima),春季开鲜黄色花,是中国传统药用植物,果实可用于清热解毒。
- 女贞属(Ligustrum)
包括大叶女贞(L. lucidum)和金边女贞等,多为常绿灌木,常用于绿篱和行道树。其果实女贞子是常见中药材。
- 白蜡树属(Fraxinus)
如白蜡树(F. chinensis)和美国白梣(F. americana),木材坚硬,可用于家具制造。但部分物种(如美国白梣)因病虫害威胁被列为极危(CR)物种。
二、分类学新进展
- 新属的建立
基于叶绿体基因(trnL-F、matK等)和核基因(ITS)的系统发育分析,原木犀属中的 Lei Olea 分支(O. marginatus、O. matsumuranus等)被独立为Chengiodendron(万钧木属),以纪念中国植物学家郑万钧。该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东亚,形态特征为叶缘具刺状锯齿,果实为核果。
- 分子系统学的影响
2025 年的分类系统整合了分子数据,将木犀科分为胶核木亚科(Myxopyroideae)和木犀亚科(Oleoideae)两大分支。其中,木犀亚科进一步划分为连翘族(Forsythieae)、雪柳族(Fontanesieae)、素馨族(Jasmineae)和木犀榄族(Oleeae),各分支的单系性通过多基因联合分析得以验证。
- 受保护物种
木犀科中 4 个物种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包括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和毛柄木樨(Osmanthus pubipedicellatus)等,均为二级保护植物。
三、经济与生态价值
- 药用资源:连翘、女贞子等是传统中药材;木犀榄(油橄榄)的果实可榨取食用油。
- 观赏园艺:桂花、茉莉、丁香等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2024 年 “光州银玉” 桂花的国际登录进一步推动了该属品种的全球推广。
- 生态修复:白蜡树等树种耐盐碱、抗风沙,常用于防护林建设。
四、分布与适应性
木犀科植物分布从热带至温带,亚洲种类最为丰富。例如,中国有 12 属 229 种,涵盖木犀属、流苏树属(Chionanthus)等。多数物种喜光耐旱,可生长于海拔 200-3300 米的山地或河谷,对土壤酸碱度适应性较强。
五、未来研究方向
尽管 2025 年的分类体系已趋于稳定,但仍有部分类群存在争议,如素馨属(Jasminum)的系统发育关系和部分物种的分类地位。此外,结合多组学数据(如基因组重测序)探索木犀科植物的演化历史,以及濒危物种的保护遗传学研究,将是未来的重点方向。
如需进一步了解特定物种的详细信息,可参考《中国植物志》或国际权威数据库(如 NCBI Taxonomy、World Flora Online)。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2025年芙蓉花的栽培方法
上一篇:2025年挺水植物基地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