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百合花茹志鹃课文
根据 2025 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最新目录信息,茹志鹃的短篇小说《百合花》仍被列为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核心课文。这一安排延续了该作品自 1958 年发表以来在语文教育中的经典地位,体现了教材对革命文学经典的持续重视。
一、教材中的定位与教学价值

《百合花》在 2025 年人教版教材中被编入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与毛泽东诗词、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雪莱《致云雀》等作品共同构成 “诗歌与小说的审美鉴赏” 主题单元。这一单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文体的阅读,把握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情感表达和时代精神。
从教学目标来看,《百合花》的入选有以下意义:
- 革命历史叙事的典范:作品以解放战争为背景,通过通讯员借被子、牺牲、新媳妇献被等细节,展现了军民鱼水情。这种 “以小见大” 的叙事手法,既能让学生感受战争年代的人性光辉,又能避免宏大叙事的抽象化,符合新课标对 “革命文化” 教育的要求。
- 文学技巧的教学范本:茹志鹃通过 “百合花被子”“通讯员枪筒里的野菊花” 等细节的前后呼应,以及新媳妇从 “忸怩” 到 “庄严” 的心理转变,展现了短篇小说的结构艺术。这些细节描写被茅盾评价为 “通篇一气贯穿,首尾灵活”,是学生学习叙事技巧的经典案例。
- 女性视角的独特价值:小说以 “我”(女性文工团员)的视角展开,打破了传统战争文学中男性主导的叙事模式。这种视角不仅丰富了革命文学的表现维度,也为学生理解性别与历史的关系提供了切入点。
二、教材修订与课文保留的背景
2024 年教育部启动的义务教育教材修订工作中,明确提出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尽管《百合花》属于高中教材范畴,但其保留与这一修订方向一致。具体背景包括:
- 经典课文的稳定性:自 1959 年首次入选教材以来,《百合花》历经多次教材调整仍被保留,显示出其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公认性。例如,统编版教材编写者指出,该作品 “突破了建国初期小说类型、风格的单一化”,在人物塑造上从 “高大英雄” 转向 “平凡人物”,具有文学史突破性。
- 教学实践的反馈:教师在教学中普遍认为,《百合花》适合作为 “群文阅读” 的核心文本。例如,可与《荷花淀》(孙犁)对比,分析不同作家对战争题材的处理方式;或与《哦,香雪》(铁凝)结合,探讨女性文学的发展脉络。
- 教材结构的优化:2025 年教材在单元设计上更强调 “任务群学习”,例如第一单元设置了 “诗歌语言的独特性”“小说的叙述视角” 等任务。《百合花》作为小说单元的开篇课文,其细腻的心理描写和象征手法,能有效引导学生进入后续的文学分析。
三、教学建议与资源拓展
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可结合以下资源深化对《百合花》的理解:
- 历史语境的补充:
- 茹志鹃创作《百合花》时,正值 “百花齐放” 时期,作品因 “人情味” 浓厚曾引发争议。可引入茅盾《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中的评价,帮助学生理解其文学史地位。
- 对比同时期的革命文学作品(如《红岩》),分析《百合花》在人物塑造、情感表达上的创新。
- 文本细读的重点:
- 象征手法:百合花被子、野菊花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 叙事视角:女性第一人称叙事的作用。
- 细节描写: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新媳妇的三次 “咬嘴唇” 等细节的前后呼应。
- 跨学科整合:
- 结合美术作品(如王式廓《血衣》),探讨视觉艺术与文学中的革命叙事。
- 引入心理学理论(如马斯洛需求层次),分析人物行为背后的动机。
- 拓展阅读:
- 茹志鹃的其他作品:《剪辑错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
- 相关研究论文:李建军《〈百合花〉的精神谱系》、张清华《革命叙事的诗性转化》。
四、可能的误区与应对
- 过度政治化解读:部分教师可能将《百合花》简化为 “军民团结” 的政治宣传。建议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文学性,如通过分析新媳妇的心理变化,探讨战争对个体的影响。
- 忽视时代局限性:小说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如通讯员的 “羞涩”、新媳妇的 “被动”)可能引发当代学生的困惑。可结合 1950 年代的社会背景,讨论性别观念的历史变迁。
- 教学方法单一:避免逐段分析,可采用 “角色代入”“情境表演” 等方式,让学生通过朗读、改编剧本等活动,体验人物情感。
五、官方信息与教材获取
目前,人教版 2025 年高中语文教材的官方目录尚未完全公开,但第三方教育平台(如原创力文档、淘豆网)已发布多版教材目录,均明确《百合花》的存在。建议教师通过以下途径获取权威信息:
- 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网:关注 “教材目录” 栏目,或联系当地教材发行部门。
- 地方教育部门公告:如安徽省教育厅可能发布的教材使用通知。
- 教师培训资源:2025 年人教版教材网络培训(t.pep.com.cn/xjcc2025)中,语文科目可能包含《百合花》的教学指导。
综上,《百合花》在 2025 年人教版教材中的保留,既是对文学经典的传承,也是对新课标 “核心素养” 培养目标的实践。通过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学生不仅能掌握文学鉴赏的方法,还能深入理解革命历史的复杂性与人性的光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2025年发财树能放外边吗
上一篇:2025年荷花象征什么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