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深圳绿色园林植物
2025 年,深圳在绿色园林植物的规划与建设上,紧密围绕 “山海连城绿美深圳” 的生态建设目标,持续深入推进绿化工作,其园林植物的发展呈现出以下显著特点:
一、树种丰富多样,本地与外来树种协同发展

深圳的绿色园林植物种类繁多,既注重对本土乡土树种的广泛应用,像榕树、樟树、荔枝、龙眼等,这些树种在深圳的自然环境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有效维护当地的生态平衡。同时,也积极引进了多种观赏性强的外来树种,例如樱花、月季等。
在三洲田森林公园,种植了广州樱、中国红、富贵樱等多个樱花品种,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樱花林,面积超过 2.2 万平方米,成为了深圳春季赏花的热门景点。而在笔架山公园、塘朗山郊野公园等地,土沉香、深山含笑、枫香、山杜英、铁冬青、木棉等树种被广泛种植,不仅增加了绿化面积,还提升了景观的层次感和生态效益。
二、生态保护力度加大,珍稀植物与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
深圳高度重视对珍稀植物和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在笔架山公园内,发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水蕨的小种群,相关部门迅速采取措施,在其原生地带开展就地保护工作,加强对水蕨生长地的保护和管理。此外,深圳还拥有仙湖苏铁、桫椤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这些植物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也是深圳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为了保护古树名木,深圳计划到 2035 年建成 30 个绿美古树公园及古树园,对古树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活化利用。大鹏新区的古银叶树群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已知最完整、树龄最长的天然古银叶树群落,深圳通过设立自然课堂和精品郊野科普路线等方式,让市民和游客在欣赏古树美景的同时,了解古树的历史和生态价值。
三、四季有花的景观格局初步形成
深圳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搭配植物品种,努力打造 “四季有花” 的城市景观。在道路绿化方面,种植了黄花风铃木、宫粉紫荆、凤凰木等开花树种,这些树种在不同的季节绽放出绚丽的花朵,为城市增添了色彩。
2025 年深圳春花集・月季赏活动的举办,更是将这一景观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主会场设在全国首个 “世界月季名园” 人民公园,赏花面积约 3.5 万平方米,共展出月季品种约 300 个,并有心形造型月季、微型月季盆景等新增内容,还引进了四季玫瑰与白玫瑰约 1800 株。香蜜公园、五指耙公园、开明公园等分会场也各具特色,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四、立体绿化蓬勃发展,拓展绿化空间
深圳积极推动立体绿化建设,通过屋顶绿化、墙面绿化、棚架绿化等多种形式,拓展城市绿化空间。龙岗区出台了《深圳市龙岗区立体绿化项目政府补贴实施细则 (修订版)》,对立体绿化项目给予资金补贴,鼓励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参与立体绿化建设。
补贴标准根据立体绿化的类型和等级有所不同,花园式屋顶绿化建设经费补贴单价为 300 元 /㎡,简单式屋顶绿化建设经费补贴单价为 180 元 /㎡,其他类型立体绿化建设经费补贴单价为 150 元 /㎡。单个立体绿化项目建设经费补贴不超过建造成本的 40%,补贴上限为 30 万元。经过专家现场审核认定等级为 “优秀” 的项目按建设经费补贴标准的 100% 给予补贴,等级为 “合格” 的项目按建设经费补贴标准的 80% 给予补贴,等级 “不合格” 的项目不予补贴。
五、绿化项目持续推进,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深圳通过 “五年百万树木” 行动计划等一系列绿化项目,持续增加城市绿化量。2024 年,全市增种树木 53.4 万株,新增立体绿化 31 万平方米,初步打造了小三洲、坪山河等 10 处连片成规模的特色赏花地。截至 2024 年底,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 14.75 平方米,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超过 90%。
2025 年,深圳计划增种树木 50 万棵,新增立体绿化 20 万平方米,新建 30 个公园、改造提升 5 个公园,新增绿道 400 公里。同时,将充分利用闲置空地建设口袋公园,提升公园的可达性和均衡性,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和谐美丽的绿色家园。
综上所述,2025 年深圳的绿色园林植物发展呈现出树种丰富、生态保护加强、四季有花、立体绿化拓展、项目持续推进等特点,为市民和游客创造了更加优美的城市环境,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
上一篇:2025年大算种子怎么栽培
上一篇:2025年大叶黄杨球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