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花的介绍
以下是关于洛阳牡丹花的介绍:
基本概况
洛阳牡丹是中国河南洛阳特产,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洛阳位于黄河中游南岸,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热量适中,水资源丰富,土层深厚肥沃,适宜牡丹生长。洛阳牡丹栽培始于隋朝,鼎盛于唐朝,宋代名扬天下,品种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9大色系、10种花型,1982年被定为洛阳市花。
形态特征
洛阳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株高0.5-2米,根肉质少分枝。二回三出羽状复叶互生,花单生茎顶,花径10-30厘米,花朵硕大,花色丰富。果为蓇葖果,内包圆形似玉米粒大小的种子,成熟时为黑色。植物洛阳牡丹
主要品种
- 单瓣型:花瓣1-3轮,宽大平展,雌雄蕊正常,结实力强,如白玉兰、丹凤白等。
- 荷花型:花瓣4-5轮,形大整齐,开放时花瓣微向内抱,形似荷花,有紫玉兰、海棠红等。
- 菊花型:花瓣6轮以上,自外向内层层排列并逐渐变小,雄蕊正常或少量瓣化,雌蕊正常,如丹阳、碧波霞影等。
- 蔷薇型:花瓣数量大增,自外向内层层排列明显变小,雄蕊大部分消失,雌蕊正常或稍有瓣化,如二乔、大棕紫等。
- 皇冠型:外瓣宽大平展,雄蕊全部瓣化,瓣化瓣由外向内愈近花心处愈大,雌蕊瓣化或退化或消失,全花高耸形似皇冠,如夜光白、雪里紫玉等。
价值用途
- 观赏价值:洛阳牡丹多被用于组建牡丹专类园,可规则式或自然式配置。在风景名胜区中,可采用规则式、自然式、花台式等种植方式。在庭院绿化中,孤植、对植、丛植、片植皆可。也可栽培于道路、街头绿地等处,还可盆栽用于室内展览或园林景点摆放。
- 食用价值:以洛阳牡丹为原料的食品有牡丹糕点、牡丹果脯、牡丹花酒等牡丹成分食品,牡丹银丝酥、牡丹水席菜等牡丹文化元素食品,以及牡丹花茶、牡丹籽油等牡丹保健食品。
- 药用价值:据《图解神农本草经》记载,洛阳牡丹根、皮、花可入药,具有消散瘀血、治疗肠胃留滞不通、安宁五脏、消除痈疮的功效,可治疗恶寒发热、中风、抽搐痉挛、惊恐癫痫等疾病。
文化意义
- 诗词文化:历史上赞美洛阳牡丹的诗词众多,如宋代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洛阳牡丹图》、邵雍的《洛阳春吟》,唐代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等。
- 民俗文化:1983年起,洛阳每年4月举办牡丹文化节,2008年洛阳牡丹花会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牡丹已成为洛阳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