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苏树种子繁殖方式
流苏树种子的繁殖方式如下:
种子采集与处理
- 采集时间:流苏树的种子一般在9-10月份成熟,当果实由青转蓝黑色时即可进行采集。
- 果实处理:采集后的果实要进行处理,先将其浸泡在水中2-3天,然后搓去果皮和果肉,得到纯净的种子。
- 种子贮藏:将洗净的种子用湿沙层积贮藏,沙子的湿度以手握成团、松开即散为宜。贮藏过程中要定期检查,防止种子发霉或干燥。
播种前准备
- 选地整地: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或壤土作为育苗地。在播种前要进行整地,深翻25-30厘米,清除杂草和石块,然后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每亩施用量为2000-3000千克,耙平作畦,畦宽1-1.2米,畦长根据地形而定。
- 种子催芽:在播种前30-40天,将层积贮藏的种子取出进行催芽。可将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捞出放在湿布上,保持温度在20-25℃,每天用温水冲洗1-2次,待种子有30%-40%露白时即可播种。
播种
- 播种时间:流苏树种子一般在春季3-4月份播种。
-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或撒播的方式。条播时,在畦面上按行距20-25厘米开沟,沟深2-3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然后覆土1-1.5厘米。撒播时,将种子均匀撒在畦面上,然后覆土1.5-2厘米。播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播后管理
- 浇水施肥: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浇水,一般每周浇水1-2次。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可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施尿素5-10千克。以后每隔15-20天追肥一次,可追施复合肥或有机肥。
- 间苗除草:当幼苗长到5-6厘米高时,要进行间苗,去除过密、弱小和病虫害苗,保持株距10-15厘米。同时,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防止杂草与幼苗争夺养分和水分。
- 病虫害防治:流苏树幼苗期易发生立枯病、白粉病和蚜虫等病虫害。立枯病可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进行防治;白粉病可用粉锈宁或百菌清进行防治;蚜虫可用氧化乐果或吡虫啉进行防治。要定期检查幼苗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并进行防治。
移栽
- 流苏树幼苗在育苗地生长1-2年后,可进行移栽。移栽时间一般在春季3-4月份或秋季10-11月份。移栽时要带土球,土球直径为苗木地径的8-10倍。移栽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提高苗木成活率。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