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知识

121玉米种子的简介

时间:2025-01-19作者:admin分类:养花知识浏览:144评论:0

以下是一些名称中带有 “121” 的玉米种子简介:

四早 121

121玉米种子的简介

品种来源 :1994 年以自选系 434 为母本,自选系 c52 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早熟玉米单交种。

特征特性 :出苗到成熟 121 天,幼苗叶鞘、叶片均绿色,株高 250 厘米,穗位高 105 厘米,成株 18-19 片叶,花药黄色,花丝粉红色,根系发达,抗倒伏,活秆成熟。果穗长筒型,穗长 22.5 厘米,粒行数 12-14 行,籽粒黄色,半马齿型,角质多,商品品质佳,单穗粒重 210 克左右,百粒重 39 克,籽粒含粗蛋白 9.13%、粗脂肪 4.85%、粗淀粉 71.00%。

产量表现 :1997-1999 年三年省区试结果,平均公顷产量 8911.8 公斤,比对照四早 6 号增产 12.7%;1998-1999 二年省生试结果,平均公顷产量 9473.0 公斤,比对照四早 6 平均增产 10.0%。

栽培要点 :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播种,清种每公顷 4.5-5.0 万株,在施足底肥条件下,每公顷施口肥二铵 200 公斤,追肥硝铵 400 公斤。制种时父母本同期播种,行比 1:4,母本公顷保苗 5.5-6.0 万株。

大唐 121

品种来源 :由陕西大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品种来源为 SY201×SY108。

特征特性 :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雄穗分枝数多且分枝长度中,花药浅紫色,花丝绿色。株型紧凑,果穗与茎夹角小,叶片较稀疏、叶上挺,成株叶片数 19-20 片,株高 252 厘米,穗位高 99 厘米,果穗筒型,穗长 17.1 厘米,穗行数 16-18 行,行粒数 33.5,百粒重 35.6 克,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 104 天,较对照晚熟 0.2 天。经鉴定,抗小斑病和瘤黑粉病,中抗茎腐病和穗腐病,高感弯孢叶斑病。经检测,容重 747g/L,粗蛋白(干基)8.87%,粗脂肪(干基)4.54%,粗淀粉(干基)74.69%。

产量表现 :两年区试平均亩产 666.4 公斤。

栽培要点 :适宜播种期 6 月上旬 - 6 月中旬,种植密度 4500-5000 株 / 亩为宜,注意防治病虫害。

冀农 121

品种来源 :由河北冀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

特征特性 :2015 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粗蛋白质(干基)11.63%,粗脂肪(干基)3.87%,粗淀粉(干基)73.99%,赖氨酸(干基)0.3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2013 年中抗大斑病,抗小斑病、矮花叶病,感茎腐病;2014 年高抗小斑病、矮花叶病,中抗茎腐病,感大斑病。

产量表现 :2013 年河北省夏播高密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653.3kg;2014 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750.7kg;2015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698.1kg。

栽培要点 :适宜密度为 4500 株 / 亩左右,6 月 20 日前及时播种,结合播种亩施玉米专用肥 30kg,播种后及时浇水,喷洒苗期除草剂,出苗后及时间、定苗,在大喇叭口期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 30kg,玉米苞叶变白,乳线消失后及时收获。建议在河北省唐山、廊坊市及其以南的夏播玉米区夏播种植。

MC121

品种来源 :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选育,品种来源为京 72464× 京 2416 。

特征特性 :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 126 天,比对照郑单 958 早熟 2 天;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成熟 100 天,比对照郑单 958 早熟 2 天。

产量表现 :在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组的区域试验中,MC121 两年平均亩产达到了 850.2 千克,比对照郑单 958 增产 8.7%;在黄淮海夏玉米组的区域试验中,MC121 两年平均亩产为 712.2 千克,比对照郑单 958 增产 7.5%。在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组的生产试验中,MC121 平均亩产为 777.4 千克,较对照郑单 958 增产 3.4%;在黄淮海夏玉米组的生产试验中,MC121 平均亩产为 641.3 千克,比对照郑单 958 增产 5.6%。

栽培要点 :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播种,亩种植密度 4000-4500 株;黄淮海夏玉米区,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夏播播期 6 月中到下旬播种,亩种植密度 4500-5000 株。

德单 121

品种来源 :由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选育,一代杂交种,组合为 CA35 / 昌 7-2。

特征特性 :株型紧凑,全株叶片数 19-20 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紫色,花药黄色,夏播生育期 106 天,株高 265 厘米,穗位 114 厘米,倒伏率 4.5%、倒折率 2.7%,果穗筒形,穗长 15.8 厘米,穗粗 4.6 厘米,秃顶 0.2 厘米,穗行数平均 14.5 行,穗粒数 500 粒,红轴,红粒、半马齿型,出籽率 87.7%,千粒重 307 克,容重 737 克 / 升。经鉴定,中抗小斑病,抗大斑病,感弯孢叶斑病,感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抗矮花叶病。

产量表现 :在 2022-2022 年全省夏玉米品种区域实验中,两年平均亩产 572.8 公斤,比对照郑单 958 增产 4.8%;2022 年生产实验平均亩产 657.1 公斤,比对照郑单 958 增产 1.4%。

栽培要点 :适宜密度为每亩 5000 株左右。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