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野鸡的养殖技术
野鸡,学名雉鸡,以下是关于野鸡的养殖技术要点:
场地与设施
- 场地选择: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干燥、通风和排水良好的地方,如山地、林地等。同时,要保证场地周围环境安静,远离居民区、工厂和主要交通干道,以减少对野鸡的惊扰。
- 鸡舍搭建:鸡舍可分为育雏舍、育成舍和种鸡舍。育雏舍要保温性能好,可采用多层育雏笼或地面平养;育成舍和种鸡舍可采用开放式或半开放式鸡舍,配备良好的通风、光照和遮阳设施。舍内设置栖息架、产蛋箱等设施。
- 运动场建设:在鸡舍外设置运动场,面积为鸡舍面积的2-3倍。运动场周围用铁丝网或尼龙网围起来,高度一般为1.8-2米,防止野鸡飞逃。运动场内可种植一些树木、牧草,为野鸡提供自然的栖息和觅食环境。
饲料与营养
- 饲料种类
- 谷物类:如玉米、小麦、高粱等,是野鸡饲料的主要能量来源,一般占饲料总量的50%-70%。
- 蛋白质类:包括豆粕、鱼粉、肉骨粉等,为野鸡提供生长和繁殖所需的蛋白质,占饲料总量的15%-25%。
- 青绿饲料:如青草、蔬菜、树叶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可占饲料总量的10%-20%。
- 矿物质和维生素添加剂:根据野鸡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适量添加骨粉、石粉、食盐、维生素预混剂等,以保证野鸡的营养均衡。
- 饲料配方
- 育雏期:玉米55%、豆粕25%、鱼粉10%、麸皮5%、预混料5%。
- 育成期:玉米60%、豆粕18%、麸皮10%、鱼粉5%、预混料7%。
- 产蛋期:玉米58%、豆粕20%、鱼粉8%、麸皮5%、预混料9%。
日常管理
- 温度和湿度
- 温度:育雏期1-3日龄温度为35-37℃,4-7日龄为32-35℃,以后每周下降2-3℃,直至降到常温。育成期和种鸡舍温度保持在18-25℃为宜。
- 湿度:育雏前期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后期为55%-60%。育成期和种鸡舍相对湿度保持在60%左右。
- 光照管理
- 育雏期:1-3日龄可采用24小时光照,4-7日龄每天光照20-22小时,以后逐渐减少光照时间,至育成期采用自然光照。
- 产蛋期:每天光照时间应保持在16-18小时,可在早晨和晚上补充光照,以提高产蛋率。
- 通风换气:要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可通过合理设置通风口、安装通风设备等方式,根据鸡舍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情况,调整通风量和通风时间。
- 卫生防疫
- 清洁消毒:定期对鸡舍、运动场、用具等进行清洁消毒,每周至少消毒2-3次,可选用过氧乙酸、碘伏等消毒剂。
- 疫苗接种: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按时接种疫苗,如新城疫、禽流感等疫苗。
- 疾病监测:每天观察野鸡的采食、饮水、精神状态等,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对病死鸡要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传播。
繁殖管理
- 选种:选择体型健壮、生长发育良好、羽毛鲜艳、无疾病的野鸡作为种鸡。种公鸡要求雄性特征明显,性欲旺盛;种母鸡要求产蛋性能好,繁殖力强。
- 配种:野鸡的配种方式有自然配种和人工授精两种。自然配种一般采用1:5-1:6的公母比例;人工授精可提高种蛋的受精率,一般每周输精2-3次。
- 孵化:野鸡的孵化期为23-24天。可采用人工孵化或自然孵化。人工孵化时,要控制好温度、湿度、通风和翻蛋等条件,温度一般为37.5-37.8℃,湿度为50%-60%,每2-3小时翻蛋一次。
养殖野鸡需要办理相关的养殖许可证和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等合法手续,确保养殖活动的合法性。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