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花的特点有什么
月季花具有多方面的特点,以下是详细介绍:
形态特征
- 植株形态:月季花为直立灌木,树高一般在1-2米左右。小枝近无毛,有短粗钩状皮刺或无刺。
- 叶片特征: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5个,稀7个,呈宽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先端长渐尖或渐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锐锯齿,两面近无毛,叶面为暗绿色且常带光泽,叶背颜色较浅,顶生小叶有柄,侧生小叶片近无柄,总叶柄较长且分布散生的皮刺和腺毛。
- 花朵形态:花朵单生或多个花朵集生组成伞形花序、伞房花序或圆锥花序等,单个花朵直径4-5厘米。花梗长2.5-6.0厘米,近无毛或有腺毛。花瓣重瓣至半重瓣,呈红色、粉红色至白色,呈倒卵形,先端有凹缺,基部楔形。按照平面形状划分,花瓣分为圆瓣、圆阔瓣、长阔瓣、扇形瓣和波形瓣;按照立体形状划分,花瓣有翅角状、卷边状和平办状。花柱离生,伸出萼筒口外,约与雄蕊等长。根据立体感官划分,月季花花型有盘状型和杯状型。
- 果实特征:红色果实由花托膨大后形成,呈卵球形或梨形。
生长习性
- 光照需求:月季花喜光,长日照有利于其生长开花,日照时长12小时以上有利于花期提前且花朵大,最适宜光照强度为1万-5万lx。
- 温度适应:耐寒、耐热,对温度有良好的适应性,能耐-30℃的低温和40℃的高温,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6-25℃,白天最适温度为20-25℃、夜晚最适温度为16-18℃,昼夜温差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月季花生长发育。
- 水分要求:喜水,但不耐湿涝,喜生长在空气流通、排水良好的地方,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5%-80%。
- 土壤偏好:对土壤要求不严,不耐盐碱,喜微酸性壤土或沙壤土,适宜的土壤pH值为6-7,在稍微黏重的土壤中也可生长。
繁殖特点
- 繁殖方式多样:月季花可采用播种法、分株法、扦插法、压条法、嫁接法等多种方式进行繁殖。其中扦插法操作简单、成活率高,还可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被广泛采用。
- 自然繁殖能力:月季花是两性花,可自花授粉,多数一年开花一次,且花期5-6月,少数出现二次开花和连续多次开花的现象,种子寿命1-3年。其具有香气,连续开花,可吸引传粉昆虫进行传粉,进而完成自然繁殖。
其他特点
- 观赏价值高:有“花中皇后”的美誉,花色丰富,花型优美,可用来制作花境、布置花坛、制作花篱和花边,还可作为切花,其切花经济价值高,需求量大,可实现周年生产、四季供应。
- 药用价值显著:月季花的花朵、叶和根等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主要治疗月经不调、烫伤、跌打损伤、疮疡肿毒等。
- 文化价值丰富: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深受人们喜爱,全国已有郑州、北京、大连、天津等88个城市把月季花作为市花。许多文人墨客也留下了众多赞美月季花的诗词歌赋,如杨万里的“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