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天香指的什么花
“国色天香”通常指的是牡丹。以下是具体介绍:
- 形态特征
- 植株:牡丹是多年生落叶灌木,根粗而长,中心木质化。枝干直立,从根茎处丛生许多分枝,呈灌木状,茎高达2米。
- 叶片: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叶片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
- 花朵:花朵单生枝端,花萼5片,花瓣通常为5片或为5的倍数,也有重瓣花,花瓣颜色丰富,有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等,花大色艳,直径可达10-17厘米,花香宜人。植物牡丹
- 文化寓意
- 富贵吉祥:牡丹以其硕大的花朵、丰富的色彩和华丽的姿态,象征着富贵、荣华与幸福,长期以来被人们当作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
- 繁荣昌盛:在中国传统意识中,牡丹被视为繁荣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兴旺。
- 高雅尊贵:“国色天香”一词精准地描绘了牡丹的美丽与高贵,使其成为高雅、尊贵的象征,常被用于形容身份高贵的人或事物。
- 历史渊源
- 栽培历史:牡丹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远在秦汉以前,人们就懂得将牡丹作为药用植物。至南北朝时期,它又成为观赏植物,开始人工栽培。
- 唐代兴盛:到了唐代,牡丹的栽植进入兴旺时期,名压群葩,深受人们喜爱。唐玄宗李隆基对牡丹情有独钟,李白曾挥而就三首《清平调》,用牡丹来比喻杨贵妃的美貌。
- 宋至明清:自唐至宋,洛阳牡丹盛极一时,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说。明代开始,牡丹又在山东菏泽(古称曹州)兴盛起来,至清代,曹州牡丹的栽培更加繁盛,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