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介绍以及特点
以下是关于梅花的介绍及其特点:
梅花的介绍
- 基本信息:梅(学名:PrunusmumeSiebold&Zucc.),又名春梅、干枝梅、酸梅,是蔷薇科李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中国、缅甸、越南等地。
- 形态特征
- 枝干:梅树一般高5-6米,树干为褐紫色或淡灰色,上有纵向波纹;枝条为绿色,无毛,具有枝刺。
- 叶片:单叶互生,叶宽卵形或卵形,长4-8厘米,边缘有细密锯齿,先端长渐尖或尾尖,基部近圆形;幼叶两面被柔毛,成叶脉上有毛;叶柄长0.5-1.5厘米。
- 花朵:花1-2朵位于叶腋处,花径2-2.5厘米,香味浓,先叶开放;花梗长1-3毫米,常无毛;花萼常红褐色,有些品种花萼为绿或绿紫色,萼筒宽钟形,无毛或被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圆形;雄蕊多数;雌蕊通常一枚;花瓣倒卵形,花色有白、淡绿、粉、红色等。
- 果实:核果俗称梅子,近似球形,果期5-6月,夏季成熟后呈黄色或绿白色,被柔毛,味酸,核椭圆形,顶端圆形而有小突尖头,基部渐狭成楔形,两侧微扁,腹棱稍钝,腹面和背棱上均有明显纵沟,表面具蜂窝状孔穴。
- 生长习性
- 气候:梅喜温暖气候,但也较为耐寒,在温度16-23摄氏度的地区生长良好,在中国江南地区花木中,仍以梅较为耐寒。同时,梅花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花期时忌暴雨。
- 光照与通风:为阳性树种,喜较充足的阳光,适宜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生长,不宜在风口中栽培。
- 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且耐瘠薄,以黏壤土、壤土为佳,中性或微酸性土为宜。
- 分布范围:以长江和珠江流域为主,在中国西南、华中、华南、华东和西北的部分地区露地栽培。由于一些耐寒品种的应用,露地栽培已扩展到华北京津等地,盆栽和在室内越冬,则使梅花的种植遍及全中国。此外,日本、韩国、泰国、欧美等地栽培甚少,仅供观赏。
- 主要价值
- 观赏价值: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竹、菊列为“花中四君子”,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可用于庭院、草坪、低山丘陵的孤植、丛植、群植,也可盆栽观赏或加以整剪做成各式桩景,或作切花瓶插供室内装饰用。植物梅花
- 药用价值:梅花具有疏肝和中、化痰散结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胃气痛,郁闷心烦,梅核气,瘰疬疮毒等病症;果实可以入药,具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的功效。
- 食用价值:梅实俗称梅子、青梅、黄梅,是中国较为重要的水果,可用于制作果酱、果干、梅酒等食品。
梅花的特点
- 不畏严寒:在冰天雪地的冬季,梅花能抵抗-15℃的低温,不畏严寒,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是耐寒植物的典范。
- 色香俱佳:梅花的花色丰富,常见的颜色有粉红、紫红、纯白与淡黄等;其香味沁人肺腑,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之为暗香,赏梅主要就是赏色与闻香。
- 姿态优美:梅花可地栽亦可盆栽,适合做桩景,因其有俯、仰、侧、卧、依、盼之态,枝干虬曲,有苍劲嶙峋之美。
- 象征意义特殊: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不屈不挠、高风亮节、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寓意特殊,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受国人喜爱。
- 生长特性独特:梅花的萌芽发枝力强,耐修剪。其花期长短与品种、温度有较大关系。此外,梅花还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