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知识

滴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5-01-18作者:admin分类:养花知识浏览:21评论:0

滴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涵盖选种、选地、播种、施肥、灌溉等多个关键环节,以下是详细介绍:

选种及种子处理

滴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和种植习惯,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如郑单 958、先玉 335 等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

种子处理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精选,去除瘪粒、破损粒等。然后进行晒种 2-3 天,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还可选用合适的种衣剂进行包衣,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

选地与整地

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排水良好的地块,土壤酸碱度以 pH 值 6.5-7.5 为宜。

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秋翻,深度 25-30 厘米,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春季播种前,进行耙地、耢地等作业,使土壤达到 “平、松、碎、净” 的标准,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播种

播种时间 :当 5-10 厘米土层地温稳定通过 10℃-12℃时即可播种,一般在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

播种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合理的播种密度。一般紧凑型品种每亩保苗 5000-6000 株,半紧凑型品种每亩保苗 4500-5000 株,平展型品种每亩保苗 4000-4500 株。

播种方法 :采用精量播种机进行播种,播种深度 3-5 厘米,深浅一致,覆土均匀。同时,将滴灌带铺设在播种行一侧,距离玉米植株 10-15 厘米,确保滴灌带平整、无破损。

施肥

基肥 :结合秋翻地,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2000-3000 公斤,或施入氮磷钾复合肥(15-15-15)30-40 公斤,锌肥 1-2 公斤,硼肥 0.5-1 公斤,提高土壤肥力。

追肥 :根据玉米生长阶段和需肥规律进行追肥。在玉米拔节期,每亩追施尿素 15-20 公斤;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尿素 20-25 公斤,以满足玉米生长对养分的需求。追肥可采用机械条施或随水滴施的方式。

灌溉管理

灌溉制度 :根据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规律和土壤墒情进行灌溉。一般在播种后及时滴灌,确保出苗水充足,利于种子发芽和出苗。苗期要适当控制水分,促进根系下扎,一般每隔 7-10 天滴灌一次,每次灌水量 15-20 立方米 / 亩。拔节期至抽雄期是玉米需水关键期,每隔 5-7 天滴灌一次,每次灌水量 20-25 立方米 / 亩。抽雄期至灌浆期要保持土壤湿润,每隔 4-6 天滴灌一次,每次灌水量 20-22 立方米 / 亩。灌浆后期可适当减少灌水量,每隔 7-10 天滴灌一次,每次灌水量 15-18 立方米 / 亩。

水质要求 :滴灌用水应尽量选择水质较好的水源,避免使用含有大量泥沙、杂质或盐分过高的水,以防堵塞滴头或对玉米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田间管理

查苗补苗 :播种后及时查苗,发现缺苗断垄要及时补种或移栽,确保苗全、苗齐。

中耕除草 :在玉米苗期进行 2-3 次中耕,深度 5-10 厘米,以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同时消灭杂草。也可结合化学除草,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每亩用 40% 乙莠水悬浮乳剂 200-300 毫升,对水 50-60 公斤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或在玉米苗后 3-5 叶期,每亩用 20% 烟嘧磺隆莠去津悬浮剂 100-150 毫升,对水 30-40 公斤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病虫害防治 :玉米病虫害主要有玉米螟、黏虫、大斑病、小斑病等。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例如,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病残体,减少病虫害滋生;利用杀虫灯、性诱剂等诱杀成虫;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在病虫害发生初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收获

当玉米苞叶变黄、松散,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时,表明玉米已经成熟,应及时收获。收获后要及时进行晾晒或烘干,将玉米籽粒含水量降至 14% 以下,以便安全储存和销售。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