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知识

金糯1607玉米种

时间:2025-03-04作者:admin分类:养花知识浏览:36评论:0

以下是关于金糯1607玉米种的详细介绍:

  • 特征特性
    • 植株形态: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在北方(东华北)种植时,株高262厘米,穗位高103厘米;北方(黄淮海)种植时,株高250.68厘米,穗位高96厘米;在南方(东南)种植时,株高225厘米,穗位高79厘米;在南方(西南)种植时,株高222厘米,穗位高79厘米。
    • 果穗性状:果穗长筒形,北方(东华北)种植时,穗长21.9厘米,穗粗5.25厘米;北方(黄淮海)种植时,穗长21厘米,穗粗4.75厘米;南方(东南)种植时,穗长19.6厘米,穗粗5.1厘米;南方(西南)种植时,穗长19.3厘米,穗粗5.25厘米。穗轴白色,穗行数14-20行。
    • 籽粒特点:籽粒白色、糯、甜,百粒重因种植区域有所不同,北方(东华北)为35.7克,北方(黄淮海)为32.2克,南方(东南)为35.1克,南方(西南)为36.0克。甜糯比例为1:3,即25%超甜粒,75%糯粒。

  • 生育周期:在北方(东华北)鲜食糯玉米组出苗至鲜穗采收期86.3天,比对照京科糯569早熟2.2天;北方(黄淮海)鲜食糯玉米组出苗至鲜穗采收期71.3天,比对照苏玉糯2号晚熟0.6天;南方(东南)鲜食糯玉米组出苗至鲜穗采收期77.7天,比对照苏玉糯5号早熟1.4天;南方(西南)鲜食糯玉米组出苗至鲜穗采收期84.5天,比对照渝糯7号早熟2.0天。
  • 产量表现
    • 北方(东华北):2018-2019年参加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026.7千克,比对照京科糯569减产0.70%。
    • 北方(黄淮海):2018-2019年参加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851.0千克,比对照苏玉糯2号增产12.4%。
    • 南方(东南):2017-2018年参加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939.7千克,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21.5%。
    • 南方(西南):2017-2018年参加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888.4千克,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3.4%。

  • 抗性鉴定
    • 北方(东华北):感大斑病,感丝黑穗病,中抗瘤黑粉病。
    • 北方(黄淮海):高感丝黑穗病,感小斑病,高感瘤黑粉病,高感矮花叶病。
    • 南方(东南):高抗茎腐病,高感小斑病,中抗瘤黑粉病,感纹枯病,感南方锈病。
    • 南方(西南):感丝黑穗病,高抗灰斑病,高抗茎腐病,感小斑病,高感纹枯病。

  • 品质分析
    • 北方(东华北):皮渣率4.01%,品尝鉴定85.55分,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99.12%。
    • 北方(黄淮海):皮渣率6.2%,品尝鉴定84.65分,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97.8%。
    • 南方(东南):皮渣率11.15%,品尝鉴定85.9分,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98.55%。
    • 南方(西南):皮渣率13.35%,品尝鉴定85.45分,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98.5%。

  • 栽培要点
    • 种植密度:一般每亩种植2600-2800株,不得超过3000株,以保证植株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养分。
    • 隔离种植:要与普通玉米隔离种植,距离在500米以上,以防串粉影响品质。
    • 病虫害防治:植株及果穗味甜美,注意防治玉米螟等害虫。
    • 适时采收:吐丝后20-25天为最佳采收期,过晚采收会影响品质。

  • 适宜区域: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至第一积温带、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北京、新疆、宁夏、甘肃、陕西等省自治区年≥10℃活动积温1900℃以上玉米春播种植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中南部、河南省、山东省、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南部、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北地区等玉米夏播种植区;东南鲜食甜玉米、鲜食糯玉米类型区的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地区、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湖南省、湖北省、陕西省南部海拔800米及以下的区域。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