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
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在多个方面存在差异,以下是详细介绍:
形态特征
- 常绿植物:叶子一般比较厚,呈油亮状,有蜡质层,颜色深且表面有光泽,如香樟、桂花的叶子。常绿针叶树的叶多为针形、条形或鳞形,如松树、柏树;常绿阔叶树的叶子则宽阔而肥厚,如棕榈、椰子树等。植物常绿植物香樟
- 落叶植物:叶子通常较薄,质地相对柔软,在秋冬季节会变色,如变黄、变红等,最终全部或大部分脱落,像杨树、柳树、梧桐树等的叶子。
生长习性
- 常绿植物:各器官的物候动态表现极为复杂,没有明显的落叶休眠期。叶片在树冠中不是周年不落,而是在春季新叶抽出前后,老叶才逐年脱落,不同树种叶片脱落的叶龄不同,一般都在一年以上。
- 落叶植物:在一年中有一段时间叶片将完全脱落,枝干变得光秃秃的。通常在春季气温回暖时开始萌芽长叶,夏季枝叶繁茂,秋季气温下降、日照时间缩短时,叶片开始变色、脱落,进入休眠期,以减少水分蒸发和能量消耗,适应寒冷或干旱的环境。
分布范围
- 常绿植物:常绿阔叶树多半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般不耐寒,如棕榈、香樟、柑橘、珊瑚树等;常绿针叶树广泛分布于温带和寒带地区,具备耐寒的特性,多半是裸子植物,如松树、柏树等。
- 落叶植物: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多分布于亚热带、温带地区,在寒带地区也有一些落叶植物能够适应寒冷的气候,如白桦树等。
生态功能
- 常绿植物:一年四季都能保持绿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用于城市绿化、园林景观设计等,能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此外,还能在冬季起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并且对空气净化也有一定的贡献。
- 落叶植物:在生长季节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起到重要作用。落叶后,掉落的树叶在土壤中分解,能够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
代表植物
- 常绿植物:有油松、马尾松、雪松、茶、冬青、椰子、乌心石、第伦桃、榕、白千层、莲雾等。
- 落叶植物:包括银杏树、紫荆、合欢、石榴、杨树、梧桐树、樟树、梅花、桃树、石榴树、白玉兰、无花果、朴树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