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农4199小麦种
百农4199是河南科技学院茹振钢团队培育的国内首个高光效小麦品种,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 特征特性
- 植株形态:幼苗半匍匐,叶片短宽,叶色浓绿。株型偏紧凑,旗叶小、上举,株高68.1-75.0厘米。茎秆弹性弱,抗倒伏能力一般。
- 麦穗及籽粒:纺锤形穗,上部穗码较密,长芒、白壳、白粒、角质,籽粒饱满度好。亩成穗数41.1-46.1万,穗粒数30.5-32.8粒,千粒重45.0-47.5克。
- 生育期:属半冬性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29.0-230.9天,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抽穗早,不耐后期高温,熟相一般。
- 品质表现
- 营养品质:籽粒容重799克/升、787克/升,蛋白质含量14.7%、13.5%,湿面筋含量33.6%、28.7%,吸水率58%、56%。
- 加工品质:稳定时间6.1分钟、8.7分钟,最大拉伸阻力437Rm.E.U.,拉伸面积81平方厘米,面粉白度高、筋力强,富含35种香气物质成分,麦香味浓。
- 产量表现
- 区域试验:2013-2014年河南省冬水A组区试,平均亩产580.9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3.98%;2014-2015年河南省冬水A组区试,平均亩产547.3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6.11%。2015-2016年度河南省冬水A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0.5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6.1%。
- 高产示范:连续两年高产示范田达822.9公斤/亩和824.9公斤/亩,一般亩产可达1400-1500斤,比普通小麦品种高出不少。
- 抗病性
- 高抗条锈病和秆锈病,中抗纹枯病,慢条锈病,中感叶锈病、白粉病,高感赤霉病,在种植过程中需要重点防治赤霉病。
- 适宜种植区域: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阳市(淮河以南稻茬麦区)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省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地区,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 栽培技术要点
- 播期和播量:播期一般在10月5日至10月15日,高肥力地块亩播量7-8公斤,中低肥力可适当增加播量,延期播种每推迟3天增加0.5公斤播量。
- 施肥:施足底肥,一般亩施肥量为纯氮12公斤,五氧化二磷7.5公斤,氧化钾7.5公斤;拔节后,每亩追施尿素6公斤。
- 田间管理:拔节期结合田间化学除草适当进行化控,以降低株高;抽穗扬花期结合天气情况及时喷施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防治赤霉病,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适时收获,人工收获在腊熟期进行,机械收割可适当推迟。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