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知识

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时间:2025-02-28作者:admin分类:养花知识浏览:18评论:0

种子萌发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生理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吸胀

  • 种子浸于水中或落到潮湿的土壤中后,其内的亲水性物质(如蛋白质、淀粉等)会吸引水分子,使种子体积迅速增大(有时可增大1倍以上)。吸胀开始时吸水较快,以后逐渐减慢。吸胀的结果是种皮变软或破裂,种皮对气体等的通透性增加,为种子萌发的后续过程提供必要条件。

水合与酶的活化
  • 吸胀完成后,种子细胞的细胞壁和原生质发生水合,原生质从凝胶状态转变为溶胶状态,使代谢增强。
  • 同时,在水和氧气的参与下,一些酶被活化,如水解酶类(淀粉酶、蛋白酶等)开始分解种子内储存的营养物质,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等,为胚的生长提供能量和物质基础。

细胞分裂和增大
  • 种子内的胚细胞在得到充足的营养和能量供应后,开始进行有丝分裂,细胞数目不断增加。
  • 同时,细胞也会不断吸收水分而增大体积,胚根、胚芽等部位的细胞生长速度较快,使胚的体积逐渐增大,突破种皮。一般情况下,胚根会首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主根。

胚根和胚芽的生长
  • 胚根生长:胚根继续生长,深入土壤中,一方面起到固定植株的作用,另一方面开始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为幼苗的生长提供水分和矿物质营养。
  • 胚芽生长:在胚根生长的同时,胚芽也开始生长,向上伸出土壤表面。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其中茎的生长使植物能够向上伸展,获取更多的阳光和空气,而叶则逐渐展开,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为植物的进一步生长提供能量和物质支持。

幼苗形成
  • 随着胚根和胚芽的不断生长,胚轴也会生长伸长,将子叶或胚芽推出土壤表面。
  • 子叶出土后,有的会展开并进行短暂的光合作用,有的则在提供完营养后逐渐枯萎。此时,幼苗已具备了根、茎、叶等器官,能够独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分和养分等生理活动,标志着种子萌发过程的完成,进入幼苗生长阶段。

不同植物种子的萌发过程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但总体上都遵循上述基本过程。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