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杜鹃花这首古诗
你所说的古诗应该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诗歌原文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裴斐在《李白年谱简编》中提出的,认为是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的春天,当时李白在宣城郡;另一种以薛天纬为代表,认为此诗作于李白流放遇赦归来之后,当时李白已是迟暮之年,流落江南,寄人篱下,又染了病,浓重的乡思袭上心头,从而写下此诗。
词语注释
- 蜀国:指四川。
- 子规鸟:又名杜鹃,因鸣声凄厉,动人乡思,故俗称“断肠鸟”。
- 宣城:简称宣,古称宛陵、宣州,在今安徽省东南部。
- 三春:指春季。
- 三巴:巴郡、巴东、巴西三郡,指蜀国,即今四川。
诗歌赏析
- 感物起兴,触动乡思:诗的开篇“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眼中映入一片红色杜鹃花开,这花与故乡蜀国的子规鸟同名,自然勾起了他的乡思。诗人将回忆中的虚景“蜀国子规鸟”放在前面,先写听闻,后写眼前所见的实景“宣城杜鹃花”,突出了故国之思原本就郁积于心,此时被眼前的杜鹃花触动,思乡之情愈发凄苦强烈。
- 渲染乡思,悲切伤痛:“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分别承接前两句进一步渲染浓重的乡思。子规鸟被称为断肠鸟,它每叫一次,诗人就肝肠寸断一次,“一叫一回肠一断”,强调了真切如闻子规鸟的啼叫,体现出诗人愁肠寸断的痛苦。“三春三月”补叙第二句的时令,“忆三巴”则突出了思乡的主题,将杜鹃花开、子规悲啼和诗人的断肠之痛融于一体,以一片苍茫无涯的愁思将全诗笼罩,诗句中“一”“三”两个字各自串连,纡结萦回,让人深切感受到乡思袭来时的悲切伤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