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种子种植全过程详解
紫苏种子种植全过程包括选种、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以下是详细介绍:
选种

选择颗粒饱满、无病虫害、当年生的紫苏种子,这样的种子发芽率高,幼苗生长健壮。
选地与整地
选地 :紫苏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可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的地块,避免在低洼易积水的地方种植。
整地 :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深耕,深度一般在 25-30 厘米左右,以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同时,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 2000-3000 公斤、过磷酸钙 50 公斤、硫酸钾 15 公斤。然后将土壤耙细整平,做成宽 1.2-1.5 米的畦,畦沟宽 30-40 厘米,畦高 15-20 厘米,以利于排水和管理。
播种
播种时间 :紫苏一般在春季或秋季播种。春季播种一般在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秋季播种在 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
播种方式
直播 :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 40 厘米开浅沟,沟深 2-3 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然后覆土 1-2 厘米,稍加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每亩用种量为 0.5-0.8 公斤。
育苗移栽 :先在苗床上进行育苗,苗床要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将苗床土耙细整平,做成宽 1 米、长 10 米的苗床。将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覆土 0.5-1 厘米,然后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或草帘,以保持土壤湿润和温度。当幼苗长到 3-4 片真叶时,即可进行移栽。移栽时,按行距 40 厘米、株距 25-30 厘米进行定植,每穴栽 1 株,栽后及时浇水。
田间管理
间苗定苗 :直播的紫苏在苗高 5-6 厘米时进行间苗,拔除过密的幼苗,使幼苗之间的距离保持在 10-15 厘米。当苗高 10-12 厘米时,进行定苗,按株距 25-30 厘米留苗,每穴留 1 株壮苗。
中耕除草 :紫苏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一般在封垄前进行 2-3 次。中耕深度要适中,避免损伤根系。
施肥浇水
施肥 :紫苏生长迅速,对肥料的需求较大。在定苗后,每亩施入尿素 10-15 公斤,以促进幼苗生长。在紫苏生长旺盛期,每亩施入复合肥 20-25 公斤,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浇水 :紫苏在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干旱时要及时浇水,雨季要及时排水,防止积水导致根部腐烂。
打顶摘心 :紫苏的分枝能力较强,为了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叶片的肥大,当植株长到 30-40 厘米高时,要进行打顶摘心,以抑制植株的顶端优势,促进侧枝的生长。
病虫害防治
病害
锈病 :主要危害紫苏的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斑点,后期病斑上出现锈色粉末。防治方法:可选用 2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12.5% 烯唑醇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白粉病 :在紫苏的叶片、茎蔓上均可发病,发病初期出现白色粉状斑点,后期病斑扩大并相互连接,形成一层白色粉状物。防治方法:可选用 1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虫害
紫苏野螟 :以幼虫取食紫苏的叶片,造成叶片缺刻和孔洞。防治方法:可选用 2.5% 溴氰菊酯乳油 3000 倍液、5% 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 2000 倍液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蚜虫 :多聚集在紫苏的嫩叶、嫩茎上,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卷曲、皱缩。防治方法:可选用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3% 啶虫脒乳油 2000 倍液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采收
紫苏的采收时间因用途而异。如果是采收嫩叶食用,一般在紫苏植株长到 30-40 厘米高时,即可开始采收,采收时要注意保留植株的顶芽和侧芽,以促进植株的再次生长。如果是采收种子,一般在紫苏植株的叶片大部分变黄、种子成熟时进行采收,采收后将种子晾干、脱粒,即可得到紫苏种子。
上一篇:北京顺义卖花的批发地方
上一篇:驱蚊草天竺葵的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