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课文划分层次
《百合花》是茹志鹃创作的短篇小说,以解放战争为背景,通过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美和人情美。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层次划分方式及各层次分析: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这都怪我了”):开端
- 写“我”被分配到前沿包扎所,雇了一个年轻的通讯员护送。在去包扎所的途中,“我”和通讯员由生到熟,“我”从他的腼腆、不善言辞中逐渐了解他的性格。比如通讯员“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一细节表现出他的天真质朴;在和“我”聊天时,他羞涩、紧张,回答问题简短局促,如“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生动地刻画了他的性格特点,也为后文故事的发展做了铺垫。
第二部分(从“我们到包扎所”到“现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发展
- 到了包扎所后,由于部队总攻还没打响,“我”和通讯员一起向新媳妇借被子。新媳妇是刚过门的新娘子,被子是她唯一的嫁妆,上面绣着百合花,非常漂亮。通讯员在借被子时表现得更加局促不安,还不小心撕破了被子的一角,最后新媳妇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把被子借给了他们。这一部分通过借被子的情节,进一步展现了通讯员的憨厚和新媳妇的善良,同时也引出了新媳妇这一重要人物,为下文新媳妇对通讯员态度的转变埋下伏笔。
第三部分(从“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到“两个干硬的馒头”):进一步发展
- 战斗打响后,包扎所开始忙碌起来,伤员陆续被送来。“我”在照顾伤员的过程中,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同时,“我”发现通讯员也在帮忙,他在战场上表现得很勇敢,但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中,受了重伤被送到包扎所。这部分情节节奏加快,紧张的战斗氛围与之前的平和形成鲜明对比,也让读者感受到战争的无情,为通讯员的命运担忧。
第四部分(从“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到结尾):高潮和结局
- 通讯员因伤势过重牺牲了,新媳妇看到牺牲的通讯员后,内心充满了悲痛和歉疚。她不顾别人的劝阻,执意要给通讯员缝好被子上被撕破的那个角,并且把自己的新被子盖在通讯员的身上。这一部分是小说的高潮,新媳妇的行为表现出她对通讯员深深的敬意和爱戴,也体现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结尾处“我”看到新媳妇的举动,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小说在这种深沉的情感中结束,留给读者无尽的感动和思考。
这种层次划分方式有助于清晰地把握小说的情节发展脉络,以及人物形象在不同阶段的变化和成长,进而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当然,不同的人对文章层次的划分可能会因理解角度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