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和炒杜仲的区别
杜仲和炒杜仲主要在炮制方法、外观性状、功效特点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存在区别,具体如下:
炮制方法
- 杜仲:一般是在杜仲树生长到一定年限后,选取合适的树干部分,剥取其树皮,然后将树皮进行刮去粗皮、洗净、晒干等初步处理后得到的中药材。
- 炒杜仲:是将杜仲块或丝用盐水拌匀,闷润至盐水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炒至颜色加深,有焦斑,丝易断时,取出晾凉而得。
外观性状
- 杜仲:呈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大小不一,厚3-7mm。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或纵裂槽纹;内表面暗紫色,光滑。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
- 炒杜仲:颜色比生杜仲要深,通常呈黑褐色或焦黑色,表面可见到一些焦斑。质地相对酥脆,原来的橡胶丝在炒制后会变得更易断裂,弹性减弱。
功效特点
- 杜仲: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其偏于补肾壮骨,常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筋骨无力等。
- 炒杜仲:经过炮制后,其温补肝肾的作用增强,同时借助盐的引经作用,能更好地入肾经,增强补肾固精、安胎的功效。
临床应用
- 杜仲:可用于治疗肝肾亏虚引起的各种病症,如在一些补肾壮骨的方剂中,常以生杜仲入药,以发挥其补肝肾、强筋骨的基本功效,改善腰膝酸软等症状。此外,杜仲还可用于高血压属肝肾不足者,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 炒杜仲:更多用于肾虚腰痛、阳痿遗精、胎动不安等病症。如治疗胎动不安,常选用炒杜仲,以增强安胎之效。在一些治疗男性肾虚遗精、滑精的方剂中,也常用炒杜仲,以加强补肾固精的作用。
杜仲和炒杜仲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病情和患者的体质等因素,由医生来决定选用何种药材。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