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一枝花野生种植
你想问的可能是七叶一枝花的野生环境模拟种植或人工种植相关内容,以下是七叶一枝花种植的相关技术要点:
选地与整地
- 场地选择:选择海拔500-1000米左右、排水良好、含腐殖质较多、疏松肥沃的微酸性沙质壤土的山区林下地带。种植地周围10km以内无污染,交通便利,土壤环境质量要达到土壤质量GB15618-1995的二级标准,大气环境要达到"大气环境"质量指标GB3095-82的二级指标。
- 整地作畦:选好地之后清除土壤中的石头和杂草,平整后将土壤深翻20-25cm,根据地块大小起垄作畦,畦宽不等,高20cm,沟宽30cm,开好排水沟。
繁殖方式
- 种子繁殖
- 种子采集与处理:选择本地饱满成熟的新鲜野生种子,最好是现采现播。若不能及时播种,需将种子进行沙藏处理。播种前,可将种子冷浸24小时后,拌草木灰播种。
- 播种方法:按10×10cm的株行距播于做好的苗床上,播种后覆盖厚1cm的腐殖土,之后再在畦面上盖草,浇透水,保持湿润。
- 块茎繁殖
- 种茎选择:秋、冬季采挖健壮、无病虫害根茎置于阴凉干燥处砂贮,于翌年4月上、中旬取出,选择有萌发能力的芽残茎、芽痕的根茎作为种茎。
- 切块处理:将地下根茎按垂直于根茎主轴方向,按根茎的芽残茎、芽痕特征用刀垂直茎块纵向切成小段,要保证每段带1个芽痕,刀具在使用前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切块后伤口蘸草木灰,防腐又能催芽,放置24小时后种植于苗床,种植株行距为10×10cm。
田间管理
- 除草:在秋冬季地下根茎萌芽出土和第二年春季生长期,采用人工锄草或拔草,之后将杂草覆盖在畦面上,起到保湿和抑制杂草再次生长的作用。
- 施肥:一年2次施肥,第一次是在当年秋冬季出芽后施腐熟羊粪,第二次是在春季生长的旺盛期;全生育期施两次有机肥,施肥时掌握好施肥时期、施肥量和有机肥种类;也可人工除草和秋冬季撒播紫云英作绿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 摘蕾:如果不需留种,则为了减少养分消耗,集中供应地下根茎部分,促进根茎生长,可以在4-7月份出现花萼片时,及时摘除子房,保留萼片,通过增进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 病虫害防治:七叶一枝花常见病害有茎腐病、菌核病、黑斑病。茎腐病可以采用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代森锰锌1000-2000倍液喷施2-3次进行防治;菌核病用75%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连续喷2-3次或75%百菌清2000倍液连续喷2-3次防治;黑斑病发病初期喷洒5%菌毒清水剂1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1500倍液防治。
采收及初加工
- 采收时间:种子繁殖的在出苗后第7年后采收,根茎繁殖的在出苗后3-5年后采收。
- 采收方法:采挖时选择晴天,先割除茎叶后用锄头从侧面开挖,挖出块茎,切下有芽苞的块茎作种用,其他的则可以采取晾晒干方法,将干品打包后贮藏或出售。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