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玫瑰这首歌的含义
《红玫瑰》由李焯雄作词,梁翘柏编曲,陈奕迅演唱,收录于其2007年发行的专辑《认了吧》。这首歌改编自张爱玲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含义丰富,以下从不同角度解读:
- 爱情中的欲望与遗憾
- 欲望的象征:“红玫瑰”在歌中象征热烈、浓烈的欲望。歌词“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形象揭示了人性中对未拥有事物的强烈渴望。如同小说里,男主角振保对红玫瑰娇蕊充满激情与欲望,这种感情炽热却难以把控。
- 遗憾的体现:当热烈的感情过去,曾经的“朱砂痣”变成“蚊子血”,展现出得到后激情消退的失落,反映出爱情从绚烂归于平淡后的无奈与遗憾。很多人在爱情中,起初被强烈吸引,拥有后却发现并非如想象般美好,留下无尽遗憾。
- 爱情与道德的冲突
- 内心挣扎:歌曲也表达了爱情与道德规范碰撞时,人内心的挣扎。在张爱玲原著里,娇蕊是有夫之妇,振保对她的感情违背世俗道德。歌中“玫瑰的红,容易受伤的梦,握在手中却流失于指缝”,体现这种不被祝福的爱情,虽美好却脆弱,主人公在感情与道德间徘徊,不知如何抉择。
- 对现实的无奈:最终,振保回归所谓“正轨”,但心中对红玫瑰的感情成为无法言说的秘密。这种无奈反映出人们在现实面前,常因各种因素,压抑内心真实情感,放弃纯粹爱情。
- 对人性复杂的思考
- 人性的多面性:借红玫瑰这一意象,剖析人性复杂。人在爱情中有欲望、贪婪、怯懦等不同侧面,既渴望美好爱情,又受现实、道德等束缚。“红是朱砂痣烙印心口,红是蚊子血般平庸”,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因心境变化,认知天差地别,展现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 自我认知的探寻:歌曲引导人们反思在爱情中的行为与选择,深入探寻自我认知。经历爱情的人,通过歌中情境审视自己在感情中的态度,理解人性在爱情中复杂表现,从而更了解自己内心真实需求。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