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主要包括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以下是具体介绍:
- 适宜的温度
- 种子萌发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其中的一系列化学反应都需要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而酶的活性与温度密切相关。只有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酶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保证种子内的生理过程顺利进行,促进种子萌发。
- 不同植物的种子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例如,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一般在25-30℃;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5-20℃;而一些热带植物的种子,如椰子,可能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萌发。
- 一定的水分
- 水分对于种子的萌发至关重要,它能使种皮变软,增强种子的透气性,同时使种子内的营养物质由不溶解状态转变为溶解状态,便于胚吸收和利用。
- 种子只有吸收了足够的水分,才能启动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如酶的激活、激素的合成等,从而促进种子的萌发。一般来说,种子需要吸收其自身重量的一定比例的水分才能萌发,例如大豆种子需要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120%-140%的水分。
- 充足的空气
-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需要进行旺盛的呼吸作用,以提供能量来支持胚的生长和发育。充足的氧气能够保证种子进行有氧呼吸,释放出足够的能量。
- 如果种子处于缺氧的环境中,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等有害物质,对种子造成伤害,影响种子的正常萌发。例如,将种子浸泡在水中时间过长,导致氧气供应不足,种子就可能因缺氧而无法萌发。
此外,少数植物种子的萌发还受光照有无的影响,如烟草、莴苣的种子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萌发,而苋菜、菟丝子的种子在黑暗中更容易萌发。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