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皮果树栽培技术大全
以下是黄皮果树栽培技术的详细介绍:
园地选择与准备
- 选地:选择年平均气温20℃以上、1月平均气温12℃以上、无霜期达300天以上的地区。同时,要选择背风、坡度小的土地,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砂质壤土为宜,土壤酸碱度呈中性或微酸性。
- 整地:种植前要对土地进行深翻,深度为30-40厘米,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中的空气孔隙。按长、宽各1米,深0.8米的规格挖穴,挖好后进行风化处理,每穴埋施绿肥50公斤、土杂肥50公斤、石灰500克、磷肥500克,回填表土应高出地面约20厘米。
品种与苗木选择
- 品种选择:常见的优良品种有郁南无核黄皮,果实椭圆,色泽橙红,肉质嫩滑;大鸡心黄皮,果实鸡心形,味甜微酸,耐贮运;白糖黄皮糖分含量高,基本都是甜的;香蜜黄皮是最晚熟的品种之一,肉质口感有独特的蜜香味。
- 苗木选择:选择直径0.6厘米以上、高25-35厘米的健壮苗木,要求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定植
- 定植时间:一般在3月至5月进行,此时雨水较多,气温回升,容易扎根,植株成活率高。营养袋苗在移植时,根系受影响较小,有灌溉条件的园地,春、夏、秋、冬均可种植。
- 定植密度:一般亩植50-80株,株行距可选用3米×4米或2.5米×3.5米。计划密植时,亩植约110株,株行距可选用2米×3米。
- 定植方法:定植时黄皮苗的根要避免与肥料接触,苗木要保持直立,根系向四周自然舒展,深度以细土覆盖苗木到根颈为宜,栽后灌定根水。
幼树期管理
- 肥水管理:定植成活后1个月开始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镁肥等,掌握勤施薄施的原则,每次新梢萌芽前和新梢转绿后施肥,每年冬季深施有机肥。同时,要保持土壤湿润,旱时灌水,涝时排水。
- 土壤管理:幼龄果园一年要松土多次,一般结合除草和间种作物进行,在夏、秋季雨后要松土,防止土壤板结,根际周围松土深度以5-10厘米为好。定植后第二年开始改土,在原植穴外围开环状沟,或在行间(株间)各挖一条条状沟,深40-50厘米,宽30厘米,分层施放草料、作物茎秆、垃圾和适量石灰等,每年轮换位置,2-3年内全园深翻改土一次。
- 整形修剪:幼苗定植成活后,在主干高40-50厘米处摘心或短截定干,促进截口下的芽萌发,待主枝老熟后,在15-20厘米处进行摘心或短截,促进剪口下的芽萌发,再在各主枝上选留2-3条健壮的、分布合理的枝条培养成二级主枝,采用同样方法培养三级分枝、四级分枝。
- 间种:幼龄黄皮园在不影响黄皮生长的情况下可利用行间间种豆科作物,如花生、黄豆等或蔬菜,以利于土壤保湿、防热。
结果树管理
- 施肥管理
- 采果后施肥:施肥量较大,水肥采用腐熟麸水10倍液,每株施15公斤,在树冠四周的滴水线附近开浅沟淋施或直接在树盘上淋施。若施干肥,则选用三元复合肥,株施200-300克或施尿素200克。
- 秋梢萌发后施肥:株施三元复合肥200-300克,促进秋梢老熟和及时促发二次秋梢,培养结果母枝。
- 大寒前后施肥:施禽畜粪、麸饼、菇渣、草料、石灰等,促进花芽分化,利于花器和结果枝的发育。
- 盛花期后施肥:株施复合肥150-200克,及时补充因开花而大量消耗的养分,促花壮果,保持叶色翠绿。
- 果实膨大期施肥:生理落果后进行,株施复合肥150-200克,促进果实膨大,提高产量。
- 修剪管理
- 冬季修剪:结合冬季清园进行,剪除枯枝、病虫枝、阴枝、弱枝,保证树体通风透光,减少翌年的病虫害和不必要的营养消耗,促进秋梢生长和花芽分化。
- 生长季节修剪:结合采果或采果后及时回缩或短截结果母枝,促发秋梢,培养健壮的结果母枝。
- 疏花疏果保果
- 疏花:在花穗开花后至盛花前,将顶部花穗剪去总量的1/3左右,若花穗带小叶,应同时将小叶摘除。
- 疏果:在生理落果后进行,疏去畸形果、病虫果、小果,然后根据植株生长和营养水平、挂果量,疏去密生果。
- 保果: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要注意防虫、防病、防裂果,旱时淋水喷水,涝时排水,保持环境和土壤湿润,检查和防治危害果实的病虫害,采果前一个月内不宜施药,若有病虫害发生要及时摘除病虫果。
病虫害防治
- 病害防治:黄皮果树常见的病害有溃疡病、煤烟病、炭疽病、根结线虫等。防治方法包括科学用肥用水,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田园清洁,及时剪除病枝、病叶、处理烂果,减少越冬病源,以及在新梢抽发初期和谢花坐果期等关键时期及时施药。
- 虫害防治:主要虫害有木虱、白蛾蜡蝉、潜叶蛾、蚜虫、介壳虫等。可采用适时剪除有虫枝条,集中烧毁,掌握若虫初孵期进行药剂防治等方法。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黄瓜种下去多久会发芽
上一篇:月季花一年四季都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