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知识

黄骨鱼养殖方法与技术

时间:2025-02-07作者:admin分类:养花知识浏览:17评论:0

黄骨鱼,学名黄颡鱼,以下是其养殖方法与技术要点:

池塘准备

黄骨鱼养殖方法与技术

池塘条件: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无污染的池塘,面积一般以 3-5 亩为宜,水深保持在 1.5-2 米左右。池底平坦,淤泥厚度不超过 20 厘米。

清塘消毒:在放苗前 10-15 天,将池塘水排干,清除过多的淤泥和杂物,然后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清塘消毒,以杀灭病原体和野杂鱼等。一般每亩用生石灰 75-100 千克或漂白粉 10-15 千克全池泼洒。

水质培育:清塘后,在放苗前 7-10 天,向池塘注入新水,进水口要用 60-80 目筛绢网过滤,防止敌害生物进入。然后每亩施入发酵好的有机肥 200-300 千克,培育浮游生物,为黄骨鱼提供天然饵料。

苗种放养

苗种选择: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活动能力强的黄骨鱼苗种。一般要求规格在 5-10 厘米左右,这样的苗种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

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确定放养密度。一般每亩放养 10000-15000 尾。如果池塘条件好、养殖技术高,可适当增加放养密度;反之,则应适当减少放养密度。

放养时间:黄骨鱼适宜在水温 15℃以上放养,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春季放养一般在 3-4 月,秋季放养一般在 9-10 月。

饲料投喂

饲料选择:黄骨鱼是杂食性偏肉食性鱼类,可选择专用的黄骨鱼配合饲料,也可投喂小鱼、小虾、蚯蚓等动物性饵料以及豆饼、菜饼、麸皮等植物性饵料。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一般要求在 38%-42% 左右。

投喂量:根据黄骨鱼的体重、水温、水质等情况调整投喂量。一般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 3%-5%,每天投喂 2-3 次,分别在上午 8-9 时、下午 4-5 时和晚上 7-8 时。

投喂方法:采用定点投喂的方法,在池塘中设置固定的投饵点,将饲料均匀地投撒在投饵点附近的水面上,让鱼养成定点摄食的习惯。

日常管理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是黄骨鱼养殖的关键。定期加注新水,一般每 7-10 天加注一次,每次加注量为 20-30 厘米。每隔 15-20 天,每亩用 15-20 千克生石灰全池泼洒,调节水质。

日常巡查:每天早晚各巡查一次池塘,观察鱼的摄食、活动、生长情况以及水质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发现鱼有异常行为或疾病症状,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防逃防盗:检查池塘的堤坝、进排水口等设施,防止黄骨鱼逃跑。同时,要做好防盗工作,防止鱼被偷捕。

疾病防治

预防为主:保持良好的水质和养殖环境,定期对池塘、工具等进行消毒,加强饲料管理,增强鱼的体质,提高鱼的抗病能力。

常见疾病及防治

细菌性烂鳃病:症状为鳃丝腐烂、黏液增多等。防治方法可用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全池泼洒,同时内服恩诺沙星等抗菌药物。

水霉病:在鱼体受伤后容易感染,症状为鱼体表面出现白色棉絮状菌丝。防治方法可在捕捞、运输等操作过程中小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发病后可用亚甲基蓝等药物全池泼洒。

车轮虫病:由车轮虫寄生引起,症状为鱼体消瘦、游动缓慢等。防治方法可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或用苦楝皮等中草药煎汁全池泼洒。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