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知识

植物分类系统有哪几个

时间:2025-02-03作者:admin分类:养花知识浏览:18评论:0

植物分类系统是人们根据植物的特征、亲缘关系等对植物进行分类的体系,常见的植物分类系统有以下几个:

人为分类系统

植物分类系统有哪几个

本草学时期的分类系统 :古代人们为了识别和利用植物,根据植物的用途、形态等简单特征进行分类。如中国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将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和木部等。

林奈分类系统 :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在 18 世纪提出,主要依据植物的生殖器官特征,如雄蕊和雌蕊的数目、形态等进行分类。例如,将具有相同雄蕊数量的植物归为一类,这种分类方法虽然便于识别和记忆,但没有反映植物间的亲缘关系。

自然分类系统

恩格勒系统

由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和柏兰特于 1897 年在《植物自然分科志》中发表。该系统认为被子植物的花是由单性的孢子叶球演化而来,把无花瓣、单性、木本、风媒传粉等性状作为原始特征,把有花瓣、两性、虫媒传粉等看作进化特征。

它将植物界分为 13 门,被子植物门分为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双子叶植物纲在前,单子叶植物纲在后,在双子叶植物纲中,又将离瓣花类放在合瓣花类之前。

哈钦松系统

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于 1926 年和 1934 年在《有花植物科志》中提出。该系统认为被子植物是单元起源的,双子叶植物以木兰目和毛茛目为起点,从木兰目演化出一支木本植物,从毛茛目演化出一支草本植物,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双子叶植物的毛茛目。

它将被子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两大纲,打破了恩格勒系统将双子叶植物分为离瓣花亚纲和合瓣花亚纲的传统,强调了花的演化趋势是从两性花到单性花,从虫媒花到风媒花等。

塔赫他间系统

由前苏联植物学家塔赫他间于 1954 年提出。该系统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种子蕨,并通过幼态成熟演化而成,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原始的水生双子叶植物的睡莲目。

他将被子植物分为木兰纲(双子叶植物纲)和百合纲(单子叶植物纲),在分类等级上,增设了 “超目” 这一分类单元,对被子植物各目、科的亲缘关系有较为详细的阐述,更强调了植物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

克朗奎斯特系统

美国植物学家克朗奎斯特于 1968 年在《有花植物的分类和演化》中发表。该系统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已绝灭的原始裸子植物,木兰目是被子植物的原始类型,单子叶植物起源于类似现代睡莲目的祖先。

它将被子植物分为木兰纲和百合纲,取消了 “超目” 这一分类单元,各纲直接分为亚纲、目、科等,其分类系统较为简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植物学教材和文献都采用了这一系统。

系统发育分类系统

APG 系统

即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分类系统,是 1998 年由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根据分子系统学研究成果提出的。该系统主要依据植物的 DNA 序列等分子数据,结合形态学、解剖学等多学科证据,来确定植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分支。

它打破了传统的分类界限,对许多植物类群进行了重新划分和归类,如将一些传统上认为是不同科的植物合并为一个科,或将一些科从原来的目调整到其他目。目前已更新到 APG IV 系统,在植物分类学研究和教学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