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金蝉的方法
金蝉养殖主要有以下方法:

1. 种源获取
- 采集卵枝:在金蝉产卵的季节(一般在7 - 9月),到野外寻找有蝉卵的树枝。金蝉多在杨树、柳树、苹果树、梨树等树木的当年生枝条上产卵,卵枝一般有明显的针状产卵痕迹,外观上会有一些干枯、微黄的特征。将采集到的卵枝剪下,捆扎成小捆备用。
- 购买卵枝:如果不方便野外采集,也可以从正规的养殖场购买卵枝。要选择质量可靠、品种优良的卵枝,确保卵的成活率高。
2. 场地选择
- 金蝉养殖场地最好选择在地势稍高、排水良好、向阳的地方。土壤以沙壤土或壤土为佳,这样的土壤土质疏松,透气性和保水性良好,有利于金蝉若虫在地下生长。同时,场地周围要有树木作为金蝉的寄主植物,例如杨树、柳树、榆树等。
3. 寄主植物管理
- 若场地内树木较少,可以适当种植一些金蝉喜欢的寄主树木。种植密度要合理,保证树木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同时也便于金蝉栖息。
- 对树木进行适当的施肥和浇水,保持树木的健康生长。良好的树势能够为金蝉提供更多的营养,提高金蝉的产量。
4. 卵枝孵化
- 准备孵化室或孵化箱:可以利用房间改造孵化室,也可以制作专门的孵化箱。孵化环境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温度一般控制在28 - 34℃,湿度保持在60 - 70%。
- 摆放卵枝:将卵枝均匀地摆放在孵化设备中,注意不要让卵枝相互挤压。
- 孵化过程管理:在孵化期间,要定期检查温度和湿度,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同时,要注意通风换气,避免空气污浊影响卵的孵化。经过30 - 45天左右,金蝉若虫就会孵化出来。
5. 殖种
- 当金蝉若虫孵化出后,就可以将其殖种到土壤中。在种植树木的场地,先在树木周围挖一些浅沟,深度约10 - 15厘米,然后将孵化出的金蝉若虫轻轻地放入沟内,再用土覆盖。殖种密度一般每亩500 - 1000只左右。
6. 养殖管理
- 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疏松,避免土壤板结影响金蝉若虫的呼吸。在干旱时,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积水。
- 天敌防治:注意防治蚂蚁、鼹鼠等金蝉的天敌。可以在养殖场地周围设置防护栏,防止大型动物进入;对于蚂蚁,可以使用专门的蚂蚁药进行诱杀。
- 生长监测:定期检查树木上金蝉的羽化情况,记录金蝉的生长周期和数量变化,以便总结经验,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