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怎么养殖技术及方法
鹅的养殖技术及方法涵盖多个方面,以下是详细介绍:
养殖场地选择与建设
场地选择 :应选择在地势高燥、平坦或稍有坡度的地方,以利于排水,避免潮湿和积水。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源,水质良好、无污染,如河流、池塘附近等,方便鹅群饮水和洗浴。还要考虑交通便利,便于饲料运输和鹅产品销售,但要远离交通主干道、工厂、居民区等,以减少噪音和疫病传播风险。
鹅舍建设 :鹅舍要宽敞明亮,通风良好,能有效隔热和保温。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 3-5 只鹅。地面应铺设垫料,如稻草、木屑等,保持干燥。舍内设置合理的食槽和水槽,保证每只鹅都有足够的采食和饮水空间。另外,可在鹅舍外设置运动场和水池,运动场面积为鹅舍面积的 2-3 倍,水池水深 0.5-1 米。
鹅苗选择与饲养管理
鹅苗选择 :挑选出壳时间正常、体质健壮、绒毛光亮、活泼好动、叫声响亮、肚脐收缩良好、无畸形的鹅苗。还要了解鹅苗的品种特性和来源,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品种,如狮头鹅、太湖鹅等。
育雏期管理(0-4 周龄)
温度 :1-3 日龄温度保持在 30-32℃,4-7 日龄 28-30℃,以后每周下降 2-3℃,直到与外界环境温度一致。
湿度 :育雏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 60%-65%。
光照 :1-7 日龄可采用 24 小时光照,8 日龄后逐渐减少光照时间,至 4 周龄时保持每天 12-14 小时光照。
开食与饮水 :鹅苗出壳后 24-36 小时内先饮水,饮水中可添加适量葡萄糖和多维,以补充体力和增强免疫力。饮水后 1-2 小时开食,开食料可用切碎的青菜叶和碎米,将青菜叶切成细丝,与浸泡过的碎米按 1:2 的比例混合。
育成期管理(5-10 周龄)
饲料 :逐渐增加青饲料的比例,可占日粮的 30%-50%,同时搭配适量的精饲料,如玉米、豆粕、麸皮等。
放牧 :天气晴朗时,可将鹅群赶到户外放牧,让其自由采食青草,同时增加运动,增强体质。放牧时间由短到长,逐渐适应外界环境。
密度 :每平方米饲养 1-2 只鹅,根据鹅的生长情况和天气状况适当调整。
成年期管理(11 周龄以后)
产蛋期 :提高饲料中蛋白质水平,添加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如骨粉、贝壳粉、维生素 E 等,以满足产蛋需要。光照时间逐渐增加到每天 16-17 小时,可促进鹅的产蛋性能。
休产期 :调整饲料营养,降低蛋白质含量,增加粗饲料比例,让鹅群自由采食青草,节省饲料成本。可进行人工强制换羽,缩短休产期,为下一个产蛋期做准备。
饲料配制与投喂
饲料配制
能量饲料 :常用的有玉米、小麦、稻谷等,在鹅的日粮中占 50%-70%。
蛋白质饲料 :包括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如豆粕、菜粕、棉粕等,以及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如鱼粉、肉骨粉等,一般占日粮的 15%-25%。
矿物质饲料 :主要有石粉、贝壳粉、骨粉等,可补充钙、磷等矿物质,占日粮的 3%-5%。
维生素饲料 :青饲料富含维生素,如黑麦草、苦荬菜、菊苣等,也可添加适量的复合维生素预混料。
投喂方法
定时定量 :育雏期一般每天投喂 6-8 次,随着日龄增加逐渐减少投喂次数,成年鹅每天投喂 3-4 次。
先精后青 :先喂精饲料,让鹅吃半饱后再喂青饲料,以充分利用饲料营养,提高生长速度。
疾病防治
卫生消毒 :定期对鹅舍、运动场、食槽、水槽等进行消毒,每周至少消毒 1-2 次,可选用过氧乙酸、戊二醛、生石灰等消毒剂。
疫苗接种 :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和鹅的生长阶段,按时接种疫苗,如小鹅瘟疫苗、禽流感疫苗、鹅副黏病毒疫苗等。
日常观察 :每天观察鹅的精神状态、采食情况、粪便形态等,发现异常及时隔离诊断和治疗,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上一篇:熊掌多肉植物怎么扦插
上一篇:牡丹花是春天开放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