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知识

2025年常见园林水生植物

时间:2025-05-08作者:admin分类:养花知识浏览:3评论:0

常见园林水生植物

园林水生植物根据其生长习性可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四大类,以下是一些 2025 年常见的园林水生植物:

挺水植物


  • 荷花:水生草本花卉,叶片呈盾圆形,花朵大而美丽,有红、粉、白、紫等多种颜色,花型多样,单生于花梗顶端,挺出水面。其地下茎(莲藕)可食用,莲子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荷花适应性强,在热带和温带均有栽培,常被用于打造荷花池、水景园等景观。
  • 香蒲: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片细长,呈剑形,花序呈蜡烛状,因此也被称为水蜡烛。香蒲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在多种水质条件下生长,对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有较好的吸收效果,可用于净化水质,同时其花序可作切花,叶可用于编织。
  • 芦苇:高大的挺水植物,茎杆直立,中空,叶片披针形,圆锥花序大型,分枝多而密集。芦苇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能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同时也是造纸等工业的重要原料。
  • 再力花: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花茎细长,高出叶片很多,花序生于花茎顶端,蓝紫色的花如同水上的仙子,亭亭玉立,因此素有 “水上天堂鸟” 的美称。再力花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在园林水景中常作为点缀植物,增添水景的优雅气质。

浮叶植物


  • 睡莲:浮叶型水生植物,根状茎肥厚,叶片为椭圆形或卵形,浮于水面,花朵单生,有白、粉、红、黄等多种颜色,清晨开放,傍晚闭合,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睡莲对水质要求较高,适合在静水环境中生长,常被种植在池塘、湖泊等水体中,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景观氛围。
  • 王莲:拥有巨大的圆形叶子,直径可达 1-2 米,叶片边缘向上卷曲,能承载一定重量的物体,如小孩坐在上面也不会下沉。王莲的花朵也较大,初开时为白色,之后逐渐变为粉红色至深红色,花期较短,但极具观赏性。王莲喜高温、高湿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多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园林水景中种植。
  • 荇菜:叶片圆形或心形,浮于水面,根部浸在水中,叶柄细长。荇菜的花朵黄色,小巧玲珑,簇生于叶腋处,花期较长,从 5 月持续到 10 月左右。荇菜适应性强,能在多种水质条件下生长,常与其他水生植物搭配种植,营造出自然和谐的水景效果。

漂浮植物


  • 凤眼莲:也叫水葫芦,多年水生草本植物,茎缩短,根从生于节上,须根发达,悬浮于水中,具匍匐走茎。叶片卵行,倒卵行至肾行,光滑,全缘,叶柄基部略带紫红色,中下部膨大呈葫芦状气囊,花莛单生直立,中部有鞘状包片,穗状花序,花 6-20 朵,花被蓝紫色 6 裂,在蓝色花被的中央有黄色的斑点,外面的基部有腺毛。凤眼莲生长迅速,能快速覆盖水面,对水质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但也容易泛滥成灾,需要注意控制。
  • 浮萍:体型小,多为绿色,呈卵形或圆形,单个或多个聚集在一起漂浮于水面。浮萍繁殖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覆盖大片水面,可作为鱼类的饲料,同时对水体中的污染物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其过度生长可能会影响水体的通风和光照。
  • 满江红:小型漂浮蕨类植物,植物体呈三角形,幼时绿色,生长后期变为红色或紫红色。满江红常与蓝藻共生,能固定空气中的氮,增加水体肥力,同时对水质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多分布在水田、池塘、湖泊等水体中。

沉水植物


  • 金鱼藻: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茎柔软而长,可长达 1 米以上,叶轮生,细裂成丝状,无柄。金鱼藻能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释放氧气,对改善水质、增加水体含氧量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鱼类等水生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常被用于水族箱和园林水景中的水下绿化。
  • 黑藻:长条形叶片,轮生,多生长在池塘、湖泊、河流等水体中。黑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在不同的水质条件下生长,对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有较好的吸收效果,可有效抑制藻类生长,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 菹草: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具近圆柱形的根茎。叶条形,无柄,互生,呈浅绿色。菹草在春季生长旺盛,夏季高温时会死亡,其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为鱼类等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和食物,对维持水体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常见园林水生植物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