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矮秆早熟小麦品种
根据 2025 年最新品种审定信息和农业部门推荐,以下是适合不同生态区的矮秆早熟小麦品种及其特性分析,结合广西河池等南方冬麦区的种植需求提供参考:
一、2025 年重点推广的矮秆早熟小麦品种
1. 襄麦 21(湖北襄阳农科院选育)
- 特性:春性早熟品种,全生育期约 200 天,株高 75 厘米左右,抗倒伏能力突出,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籽粒饱满度好,亩产可达 550-600 公斤。
- 适宜区域: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湖北、湖南、江西等),广西河池可作为试验性引种,需注意其春性品种对低温的适应性。
- 栽培要点:10 月下旬至 11 月初播种,亩基本苗 15 万 - 18 万,注意防治赤霉病。
2. 西农 05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
- 特性:半冬性中早熟品种,株高 66.9 厘米,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中抗赤霉病,品质达国家中强筋标准,亩产 550-600 公斤。
- 适宜区域:黄淮麦区南片(河南、陕西、安徽北部),在广西河池可尝试作为冬闲田品种,需关注其耐湿性。
- 栽培要点:10 月中旬播种,亩基本苗 18 万 - 22 万,后期注意防干热风。
3. 洛麦 49(河南洛阳农林科学院选育)
- 特性:半冬性矮秆品种,株高 70 厘米,抗倒伏能力强,中筋品质,亩产 550-650 公斤,适宜机械化收获。
- 适宜区域:黄淮冬麦区南片(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广西河池可参考其抗逆性进行试验种植。
- 栽培要点:10 月上中旬播种,亩基本苗 12 万 - 15 万,注意防治纹枯病。
4. 郑麦 617(河南省农科院选育)
- 特性:半冬性高产广适品种,2025 年拟通过国家审定,株高 75 厘米左右,抗倒性好,综合抗病性强,亩产潜力 600 公斤以上。
- 适宜区域:黄淮南部麦区,广西河池可关注其耐湿表现,建议小面积试种。
- 栽培要点:10 月中旬播种,亩基本苗 15 万 - 20 万,后期加强水肥管理。
5. 神先 918(国审品种)
- 特性:半冬性中熟品种,株高 70 厘米,高抗倒伏,高抗白粉病、条锈病,亩产 550-700 公斤,适应性广。
- 适宜区域:河北南部、山东济南以南、湖北襄樊等地,广西河池需评估其耐湿性和早熟性是否匹配当地气候。
- 栽培要点:10 月 5 日 - 30 日播种,亩基本苗 8 万 - 12 万,晚播适当增加播量。
二、广西河池等南方冬麦区的品种选择建议
1. 现有推广品种
- 绵麦 907:四川省审定品种,株高 80 厘米左右,中早熟,抗条锈病,适合稻麦轮作,河池南丹县 2024 年示范种植表现良好。
- 蜀麦 133:春性早熟品种,全生育期 195 天,株高 75 厘米,抗倒伏,适合冬闲田种植,河池 2024 年试验中产量稳定。
2. 2025 年重点试验品种
- 南麦 941(四川南充农科院选育):矮秆早熟品种,株高 70 厘米,抗条锈病,2024 年在四川实测亩产 591 公斤,可在河池开展适应性试验。
- 扬麦 33(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春性早熟品种,株高 78 厘米,抗赤霉病,适合南方湿润气候,安徽太湖县 2025 年主推品种,河池可参考引种。
三、关键栽培技术要点
- 播种期与密度:南方冬麦区宜在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播种,亩基本苗 15 万 - 20 万,晚播适当增加至 22 万。
- 抗倒伏措施:矮秆品种虽抗倒性强,但需控制氮肥用量,拔节期喷施多效唑(每亩 50 克)。
- 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赤霉病(扬花期喷施氰烯菌酯)、条锈病(苗期用戊唑醇),蚜虫可用吡虫啉防治。
- 水肥管理: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采用 “氮肥后移” 技术,拔节期亩施尿素 10-15 公斤。
四、广西河池引种注意事项
- 气候适应性:优先选择春性或弱春性品种,避免半冬性品种因低温不足导致生育期延长。
- 耐湿性:河池多雨潮湿,需选择耐湿品种(如绵麦 907),并采用起垄栽培降低渍害风险。
- 品种试验:建议从邻近省份(如四川、贵州)引进矮秆早熟品种,在小面积试验成功后再扩大种植。
如需获取最新品种信息,可联系河池市农业农村局(0778-2284989)或访问广西农业农村厅官网查询 2025 年主推品种公告。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2025年玫瑰花蒲公英枸杞
上一篇:2025年宁波苗木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