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天苗木养护知识
以下是针对 2025 年夏季(6-8 月)苗木养护的关键知识,结合气候特点(高温、多雨、强光)和苗木生长需求整理,适用于中国安徽合肥及类似气候区:
一、水分管理:防旱防涝,科学补水
- 浇水时间
- 避开正午高温(10:00-15:00),选择早晨 6-9 点或傍晚 5 点后,减少水分蒸发和根系刺激。
- 新栽苗木(1 年内)、小苗及浅根植物(如杜鹃、茶花)需增加频次,保持根系层土壤湿润(手捏成团不散);耐旱品种(如松树、紫薇)适当控水,避免烂根。
- 浇水方式
- 浇透不浇表:沿树冠投影区缓慢浇灌,确保水分渗透至根系分布层(通常 30-50cm 深),忌 “半截水”。
- 喷雾降温:高温天对叶片喷水(早晚),降低叶面温度,增加空气湿度(适用于罗汉松、红豆杉等喜湿苗木)。
- 排水防涝:暴雨后及时清理排水沟,垫高低洼地块,避免根系浸泡超过 24 小时(尤其广玉兰、银杏等怕涝品种)。
二、遮阳防晒:保护叶片与树干
- 搭建遮阳网
- 对新移植苗木、幼苗及喜阴植物(如杜鹃、红枫、兰花)覆盖 50%-70% 遮光率的遮阳网,高度距树冠 50cm 以上,避免闷热。
- 不耐晒品种(如樱花、山茶)可临时移至树荫下,或利用周边高大树木自然遮荫。
- 树干防护
- 新栽乔木(如香樟、榉树)树干缠草绳或涂涂白剂(生石灰 + 硫磺 + 水),防止日灼开裂(重点涂抹西南面,下午阳光直射面)。
- 树皮薄的树种(如紫薇)避免机械损伤,减少强光灼伤风险。
三、修剪与除草:通风透光,减少消耗
- 夏季修剪
- 疏枝为主:剪除过密枝、内向枝、病弱枝(如月季的交叉枝、桂花的徒长枝),改善通风,降低病害(如白粉病、叶斑病)。
- 轻剪新梢:对旺长苗木(如速生杨、法桐)短截顶端嫩梢,促发侧枝,避免徒长倒伏;花灌木花后修剪残花(如月季、紫薇),节省养分。
- 注意伤口:修剪后及时涂抹伤口愈合剂,防止病菌侵入。
- 除草与松土
- 人工除草:趁雨后杂草幼嫩时清除,避免使用除草剂(易伤苗木根系),尤其浅根植物(如草坪、鸢尾)。
- 中耕松土:浇水或雨后 2-3 天,浅耕表层土壤(5-10cm 深),破除板结,增加透气性,减少水分蒸发。
四、施肥管理:薄肥勤施,避免烧根
- 施肥时机
- 避开 35℃以上高温,选择阴天或傍晚施肥,次日清晨浇透水稀释残留肥料。
- 生长期苗木(如香樟、广玉兰)以氮磷钾复合肥(1:1:1)为主,促进枝叶生长;开花灌木(如石榴、茉莉)增施磷钾肥(磷酸二氢钾),促花保果。
- 施肥方式
- 根部施肥:采用环状沟施或穴施,距树干 30-50cm 开浅沟,肥料与土拌匀后覆盖,避免直接接触根系。
- 叶面追肥:针对缺素苗木(如缺铁黄化的香樟),喷施 0.2% 硫酸亚铁 + 0.3% 尿素溶液,快速补充养分(傍晚喷施,叶片正反两面均匀着药)。
五、病虫害防治:提前预防,精准用药
- 主要病害
- 叶斑病、炭疽病(高温高湿易发):定期喷施多菌灵、甲基托布津(7-10 天一次),发病后用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治疗。
- 根腐病(积水引起):及时排水,灌根恶霉灵、枯草芽孢杆菌,抑制病菌扩散。
- 主要虫害
- 刺吸式害虫(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用吡虫啉、阿维菌素喷雾,介壳虫需先人工擦拭再用药。
- 食叶害虫(尺蠖、天牛幼虫):幼虫期用氯氰菊酯、甲维盐喷施,天牛成虫人工捕捉,幼虫用敌敌畏棉球堵塞虫孔。
- 注意事项
- 交替使用不同药剂,避免抗药性;高温时降低农药浓度,防止药害;优先选择生物防治(如释放瓢虫治蚜虫),减少环境污染。
六、其他管理措施
- 支撑加固
- 检查新栽苗木支撑(三角撑或四角撑),绑带松动及时调整,避免刮风倒伏(尤其浅根树种如雪松、樱花),绑带与树干间垫软布防磨伤。
- 覆盖保墒
- 树盘覆盖秸秆、树皮、地布(厚度 5-10cm),减少水分蒸发,调节地温(夏季降温 3-5℃),同时抑制杂草生长。
- 极端天气应对
- 连续高温:增加喷水频率,搭建临时遮荫棚,必要时对树干滴灌补水(针对衰弱苗木)。
- 台风 / 暴雨:提前加固支架,修剪过密枝叶减少风阻,雨后及时扶正倒伏苗木,清洗叶片泥浆恢复光合能力。
总结
夏季苗木养护核心是 “防高温、调水分、强树势、控病虫”,需根据苗木品种(乔木 / 灌木 / 花卉)、生长阶段(新栽 / 成龄)及本地气候灵活调整。定期巡查(至少每周 1 次),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确保苗木安全度夏,为秋季生长打下基础。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2025年蝴蝶兰仿真花套装
上一篇:2025年广东荷花种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