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蕨类植物名称大全
以下是 2025 年蕨类植物的分类及名称大全,结合最新科研成果与权威数据库整理,涵盖主要科属、新物种及保护类群。
一、主要科属分类
1.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 新分类修订:根据 2024 年昆明植物所的系统发育研究,该科被划分为 7 亚科 24 属,其中新建立的属包括Pseudarachniodes(拟复叶耳蕨属)。
- 代表物种:
- 短芒复叶耳蕨(Arachniodes brevimucronata):2024 年在江西发现的新种,叶片呈三角形,叶面光滑。
- 广南观音座莲(Angiopteris guangnanensis):2025 年 4 月在云南广南县发现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植株基部呈莲座状,叶片羽状分裂。
2. 桫椤科 Cyatheaceae
- 保护现状:除小黑桫椤和粗齿桫椤外,其余物种均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 典型物种:
- 中华桫椤(Alsophila costularis):第三纪孑遗物种,分布于云南金平分水岭保护区,株高可达 6 米。
- 大叶黑桫椤(Alsophila gigantea):俗名大黑桫椤,喜湿热环境,孢子繁殖成功率低。
3. 铁线蕨科 Adiantaceae
- 新记录种:
- 团叶鳞始蕨(Lindsaea orbiculata):分布于福建、江西、广西等地,叶片圆形,孢子囊群生于叶缘。
- 毛轴菜蕨(Diplazium esculentum var. pubescens):隶属蹄盖蕨科,叶柄密被柔毛,可食用。
4. 凤尾蕨科 Pteridaceae
- 区域特色种:
- 鸡爪凤尾蕨(Pteris gallinopes):产湖北、四川、贵州及云南,叶片分裂如鸡爪状。
- 疏羽肋毛蕨(Ctenitis submariformis):分布于四川、贵州,羽片稀疏,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部。
二、2025 年新物种与分类更新
- 广南观音座莲(Angiopteris guangnanensis):
- 发现地点:云南广南县坝美镇。
- 特征:植株高 1-2 米,叶片墨绿舒展,对生境要求严苛,依赖高湿度与酸性土壤。
- 拟复叶耳蕨属(Pseudarachniodes):
- 分类修订: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分析,从复叶耳蕨属独立出来,形态特征为羽片基部不对称。
- 浙江新记录:
- 毛柄小勾儿茶(Berchemiella wilsonii var. pubipetiolata):2025 年浙江新增重点保护植物,隶属鼠李科,非蕨类但反映区域生态变化。
三、保护名录与区域分布
- 国家重点保护蕨类:
- 一级保护: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荷叶铁线蕨(Adiantum reniforme var. sinense)。
- 二级保护:观音座莲(Angiopteris spp.)、金毛狗蕨(Cibotium barometz)等。
- 区域热点:
- 云南金平分水岭保护区:收录蕨类 34 科 115 属 396 种,特有种 46 种,如华南紫萁(Osmunda vachellii)。
- 江西阳际峰保护区:2021-2024 年发现 5 个植物新种,包括 2 种蕨类(短芒复叶耳蕨、东南卷柏)。
四、实用查询资源
- 权威数据库:
- GBIF(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提供 2025 年全球蕨类分布数据(www.gbif.org)。
- 中国植物智:整合《中国植物志》与地方植物志,支持学名检索(www.iplant.cn)。
- 学术动态:
- 《植物多样性》(Plant Diversity):2024 年发表鳞毛蕨科分类修订论文,更新属级划分。
- 浙江自然博物院展览:2025 年 8 月举办 “蕨世传奇” 展览,展示活体标本与分类图谱。
五、分类研究趋势
- 分子系统学:
- 叶绿体全基因组分析推动科属重新界定,如鳞毛蕨科从 26 属增至 24 属。
- DNA 条形码技术提升物种鉴定效率,尤其在阴地蕨属(Botrychium)等形态相似类群。
- 保护技术:
- 孢子繁殖:桫椤科、观音座莲属等濒危物种通过组织培养实现人工繁育。
- 生境修复:西南地区开展退化林地蕨类植被恢复工程,优先选择耐阴物种如贯众(Cyrtomium fortunei)。
如需特定地区或科属的详细名录,可参考 2025 年出版的《恩施植物志・第 1 卷 蕨类植物》或《家庭养花(观赏蕨类)》,其中收录了华中与华南地区的常见栽培种。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2025年榉树18公分价格
上一篇:2025年南和花店送花电话